2025年9月,是吴江城投集团整合重组五周年的重要时间点。五年来,集团全面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抓住战略叠加的机遇期、转型发展的攻坚期、能级提升的突破期,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市场运作等优势,以国企改革为契机,统筹推进各项任务取得实质性突破,成为吴江唯一拥有双AAA主体信用评级的地方国企。
架构重组加快体制改革步伐
吴江城投集团重组之初,通过明确各子公司定位和职能,使主营业务板块职责更加明晰。同时以“三年行动”为抓手,进行两轮改革。首轮改革自2020年至2022年,突出建章立制,重点完善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对财务、资产、采购、合同、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动态管理,平衡集权与放权尺度,加强对下属公司的审计监督等。第二轮改革自2023年至2025年,在优化应用上一轮改革成果基础上,更多着眼于布局调整、新兴产业发展等,为此,集团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确立任务清单和责任机制,全面落实行动方案,开展对标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实施强企计划,支撑起城市发展的“坚实筋骨”。
整合过程中,集团还着力“瘦身健体”,明确各企业主责主业,打造统一的新产业平台——新吴城公司,成功将下属18家经营性四级子公司划转至新吴城,股权层级压降至三级,并对下属子公司实施分类授权经营,形成一级公司管资本、二(三)级公司管经营的发展模式。
创新求变提升运营改革成效
回望五年,吴江城投集团以“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为使命,从单一的基建投资平台向实体化、市场化“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转型,交出了一份“全面增长”的经营答卷。
至2025年上半年,集团资产总额突破1295.21亿元,较2020年底的794.21亿元增长了63%,实现国有资产从“保值”到“增值”的跨越。支撑这一数据的是城投集团科学化、精准化布局与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成效。
与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合作,拓展业务范围。与大唐苏州热电等合作,落地吴江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布局新能源赛道。新吴城公司与吴江港华燃气合作,为特大型工业用户、电厂提供天然气供应和输送服务;同时组建吴江名气家公司,进一步开拓燃气延伸业务。同步开展合作的还有特区建工等,着力在新兴产业中推进跨领域布局。
集团同步加大民生公共服务领域的有效供给,布局“缤纷荟”,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在已有4座“缤纷荟”基础上,2025年又新开1座;完成太湖新城北片区综合管廊建设;拓展吴江区建筑垃圾收运处业务,助力吴江“无废城市”建设。
五年,也是集团与“十四五”规划同行的五年,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成为重点。与蓝城集团合作开发的“丹枫云庐”项目,以“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为特色,成为苏州市首批“两智一全”住宅示范项目;与斜港置业合作的第四代住宅项目为苏州市首批第四代住宅之一,引人注目;“吴江建筑垃圾收运处一体化系统”,构建起“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程”的数字化平台;持续优化的泛微OA、明源云资管等数字化平台,为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保障和支撑。
人才兴企点燃深化改革引擎
五年来,集团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持续创新人才引育机制,构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新型经营责任制,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
设立阶梯式人才培养机制,通过青苗计划、青竹计划、锤红计划等培训班,助力员工提升职业能力、拓宽视野,发展优秀青年和技能人才加入党组织,获得更优成长路径。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严格执行薪酬考核制度,量化指标、强化绩效挂钩,特别是超额激励包制度,极大提升了全员干事创业的激情。另外,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则从另一个侧面进行鞭策。其制定的《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实施方案》,将价值创造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分类设定子公司指标,通过中长期激励计划,激发团队创新活力,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强劲动能。
面向“十五五”,城投集团将继续深耕产业优化提质、产城融合升级、新赛道布局等领域,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国企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吴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