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公积金中心:“三个体系”推动住房公积金服务有智更有质

近年来,扬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围绕公积金行业信息系统智能问答、智能用数、管理决策、贷款风控四大应用场景,创新构建“服务—管理—风控”三位一体的智慧化解决方案,形成了住房公积金行业大模型案例,荣获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三等奖,也是全国政务服务领域唯一获奖案例,为全国住房公积金行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新样板。

“突围”数据孤岛 构建全面可用的数据资源体系

双轮驱动,构建全面数据集。构建融合语音客服、文本咨询、系统日志及线上交互行为等多源异构数据采集体系,形成覆盖业务流、服务流、系统流的数据资源体系。通过质量管控与资源汇聚双轮驱动,构建“数据治理-资源整合-价值挖掘”的闭环管理机制,为智慧公积金建设提供全维度数据支撑。

多赢共享,构建全面应用集。牵头编制全国首个公积金与商业银行数据共享标准——《江苏省住房公积金与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数据共享交换标准》,构建跨层级、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体系,与近40个部门超过30类数据的实时共享,实现公积金业务所需第三方数据全覆盖。

强化全流程安全保障,建立基于业务驱动的共享数据授权管理系统,实施从数据采集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监控,通过动态掌握数据接入、流量及资源使用情况,构建起覆盖身份鉴别、授权管理、风险防控的立体化安全防护体系,确保数据共享与安全治理协同推进。

“攻坚”指尖难题 构建高效快捷的便民服务体系

“四零”标准重塑线上办事新标杆。构建网厅、微信等多端协同的线上服务平台,推行7×24小时“不打烊”服务,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腿、零见面”;构建“系统校验为主、人工复核为辅”的审核闭环,保障线上业务“零材料、零等待”办理。在全国首创贷款“一件事”线上集成服务平台,全流程实现零材料提交、零部门跑动,业务平均办理时间由15天缩短至1小时以内。

“四新”服务开启业务办理新篇章。引入大模型技术打造AI客服,建立动态更新的智能知识库,实现政策咨询、业务指引的实时精准响应;搭建灵活就业者信用评估模型,实现开户环节风险前置与“零材料”实时办理双突破;建立AI服务质检系统,显著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建立服务数据分析平台,智能持续捕捉业务堵点,实现“智能感知—精准施策—效能提升”的闭环管理机制。

“四位”终端打造立体服务新格局。打造“厅内智能终端+移动服务终端+政银合作终端+乡村微终端”四位一体服务网络。线下服务大厅部署智能导办机器人、自助服务一体机等智能终端集群,实现业务无人化受理、智能预审;借助便携式移动终端(PAD)创新研发“移动柜员”系统,推动公积金服务进社区、到家门;深化政银合作,利用银行网点将公积金服务集成至银行终端,实现高频业务“一站式”办理;建成“乡镇微服务站”,配备远程视频帮办系统,实现业务“不出镇即时办”。

“保卫”数据安全 构建智能合规的风险防控体系

智能留痕,夯实合法根基。推动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先进技术在关键业务资料上的深度应用,确保真实性、有效性和可溯源性。近年来,扬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成为全国首个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贯标”单位,并获评市档案信息化优秀案例评选一等奖。

智能管理,提升运营水平。建设智慧数据驾驶舱平台,实现业务办理实时监测、资金流向动态追踪及风险阈值智能预警,为管理决策提供全景式数据支撑;构建覆盖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的全链路运维监控体系,打造全链路智能管理体系赋能科学决策与体验升级。

智能防控,固化风控效果。依托大数据构建覆盖资金流动、业务合规、数据安全等关键环节的“80+”智能风控规则矩阵,探索将智能风控体系深度嵌入业务流程和系统底层,构建“事前预警—事中拦截—事后溯源”的全链条防控机制,推动办理效率、风控能力、客户体验三提升,打造安全与效率并重的智慧公积金风控管理新标杆。(杨粉梅、吕网中)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