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宣判,请全体起立!”2025年6月27日,溧阳市人民法院宣判,以刘某银、李某权为首的5名假烟销售团伙成员,因非法经营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这起涉案销售网络横跨苏浙两省的案件,至此画上句号。
回溯这场持续近九个月的侦破攻坚,江苏省溧阳市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溧阳烟草”)主动联动公、检、法等部门,多方协同作战,从线索摸排到案件攻坚,一步步攻城拔寨、扫清障碍,用铁肩担当捍卫公平正义,守护市场秩序。
2024年10月,溧阳烟草陆续接到举报线索:“刚才有人到我店里兜售‘天叶’。”“他们卖的这个‘雨花石’看上去颜色不对。”……这些看似零散的举报,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潜藏在暗处的假烟销售网络。
专案组召开联席会议
“这绝非个体的偶然行为,背后一定有组织、有预谋!”有着二十余年办案经验的稽查员老徐断言。溧阳烟草迅速将掌握的有关情报线索移交给公安机关,开展案件初步侦查。2024年11月13日,溧阳烟草与溧阳市公安局举行联席会议,决定正式组建“11.13”涉烟重大案件专案组,一场跨越部门壁垒的联合攻坚正式启动。
经过一个多月的侦查研判,一个以刘某银、李某权为首的非法经营网络逐渐浮出水面——销售团队分工明确,采用“打游击”式销售策略,以常州武进地区为中心,四处兜售假烟,足迹涉及江浙两省多市。
初步掌握这一网络架构后,专案组的成员们明白,一场更为艰巨的战斗即将来临。
专案组定期召开案件案情推进会
“他们像候鸟一样迁徙,却总在固定的水域觅食。”溧阳烟草主要分管负责人这样比喻。2025年1月14日深夜,寒风凛冽。根据前方掌握的信息,5名主要嫌疑人均已返回武进区各自的住所。与此同时,专案组会议室内灯火通明,经研判,抓捕条件已经成熟。在专案组指导下,公安干警联合溧阳烟草组成多个行动小组,迅速抵达武进地区各自点位。
1月15日10时左右,随着指挥部一声令下,各组同步行动、精准出击,5名嫌疑人还未反应过来,便被一举抓获,收网行动宣告圆满成功。然而,当侦查队员仔细检查嫌疑人的车辆和住所时,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除了在刘某银的住处发现1条尚未出售的假烟外,现场未查获其他存货。面对“零现货”的僵局,专案组迅速调整策略:“既然没有现货,就让数据说话。”
溧阳公安紧急抽调属地7个派出所的20余名数据研判骨干,成立数据攻坚组。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作战,数据攻坚组终于从数十万条支付记录中,精准梳理出164条销售记录,形成完整交易链条。面对铁证,原本还抱有侥幸心理的嫌疑人彻底“破防”。
专案组组织公检法烟联席会议
为确保案件顺利推进,溧阳烟草持续深化烟草专卖执法“生态圈”建设,重大案件联席会议由烟草和公安牵头,定期分析侦查进展;行刑衔接联席会议则邀请检、法机关参与,提前介入证据固定,为案件定性扫清障碍。
2025年5月17日,公安机关正式将案卷移交检察院。6月11日,溧阳市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受理,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5名被告人面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和证据没有异议,自愿认罪认罚,并签字具结。6月27日,法院正式宣判,“11.13”刘某银等人非法经营案件正式宣告侦破。
“11.13”案件的成功破获,是溧阳烟草近年来打击涉烟违法犯罪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溧阳烟草主要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溧阳烟草以“超常规”打假打私举措为破局利刃,持续保持打假打私常态高压态势,深化专卖执法“生态圈”建设,不断完善执法联动机制,让“超常规”的新常态成为守护卷烟市场秩序的鲜明注脚。(潘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