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筑梦云端·智建未来:扬州邀月台项目开创智能建造新典范

2025年2月开工的扬州生态科技新城邀月台项目,以“全链条数字化建造”破题,将AI技术深度融入施工全流程,打造出会“思考”的智慧工地样本。这个由天地人建设集团承建的高端滨水居住区项目,凭借AI智能监控、区块链溯源等创新应用,先后获主流媒体聚焦报道,承办2次市级观摩会、接待10余次专项考察,成为扬州智能建造领域的 “数字标杆”。

筑牢AI安防线,构建全时智控网

项目创新构建“AI+教育”双轨安全体系:AI摄像头搭配无人机实时监控技术,通过智能算法实时识别未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违规等隐患后,即刻完成预警推送;“随手拍”功能嵌入“得民用工网”APP,形成“隐患上报-整改闭环”管理链,累计奖励合规操作86人次,违规率直线下降。

每日“安全交底5分钟”结合AI捕捉的实时风险点开展培训,实现安全知识全覆盖教育。AI 技术与安全教育的深度融合,让工地从“人海战术”监管转向智能防控,构建起全时段、无死角的安全防护网。

锻造数字质控链,创建全程追溯线

在精品工程打造中,区块链技术让每批次建材拥有“数字身份证”,从生产到进场的全周期数据上链存证,实测实量小组对材料主体结构实行分段式验收,达到全覆盖监管。BIM技术则减少设计冲突和施工交叉影响,提升施工效率;三维激光扫描将施工精度控制在±3mm。

“云监理”系统真正实现了施工区域远程“掌上监控”,每月定期举办的“业主开放日”,收集的质量改进建议也在逐步落实。当区块链遇上BIM技术,建筑质量管控从“事后验收”变为“全程追溯”,智能建造让精品工程有了“数字标尺”。

织密绿色筑造网,新建低碳循环链

污染防治环节,项目织就“智能+循环”环保网络:每辆车配备智能识别高清摄像头和水流传感器,现代科技技术确保数据可回查,有据可循。工地四周安全围挡无死角,全方位的喷淋装置,通过无线数据传感器确保降尘设备自动启停,保证工地灰尘不飞扬,真正实现低碳环保绿色工地。

2.jpg

不仅是工地上的智能监控设备全面升级,工地材料也在不断创新优化,全方面采用绿色建材,建筑垃圾严格分类,从基础做起打造无废工地。AI赋能的环保管控与资源循环模式,让工地告别“扬尘漫天”,成为低碳建造的绿色实践场。

激活红色党建力,搭建云端新机制

项目以“党建+数字化”激活组织动能:党员突击队在工程关键节点设立责任区,党建数字界面将党务工作量化为数据指标,参建各方云端协同。新城党工委每周调度、规建局驻场指导,建设单位负责人日均驻场超12小时,与工人“五同”作业。

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各单位的共同支持与配合,真正形成“党建引领、政府引导、企业引路”的新型管理模式。当红色基因遇上数字技术,党建工作从“线下动员”转向“云端聚力”,逐步为智能建造注入强劲的组织保障。

如今的邀月台项目,已不仅是建筑群的物理堆砌,更是AI技术与建筑产业深度融合的智慧载体。随着扬州以该项目为引领推进工地提标,这座“AI 筑梦”的数字工地,正为建筑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扬州方案”,在时代答卷上书写着智能建造的新篇章。(祝帅)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