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溧阳市“品质城市深化年”建设走在前,溧阳市公安局立足实际、精心谋划,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制定出台了《溧阳市公安局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二十项措施》。
优化便民利企举措
打造线上公安政务服务品牌。推出集网上办理、AI咨询和警务宣传等功能的一体化服务助手;深化公安网办中心建设,拓展全流程网办服务事项,推动更多事项“掌上办”。
深化“一窗通办”。试点使用车驾管自助体检设备,提升车驾管服务便捷性和透明度;升级改造派出所“综窗”,实现“无差别综窗”全域覆盖。
开辟涉企“绿色通道”。为重点企业批量办证、紧急“抢单”需求提供户籍身份证、出入境、车驾管等业务“绿色通道”,为企业高层次、紧缺人才提供外籍人员速签通道服务。
护航助“溧”出海。为企业“出海”跨境项目、紧急商务提供上门宣传、政策咨询、材料预审、专场办证等“一站式”服务保障。
便利外国人才在华居留。升级“外国人来溧工作专窗”,提供“全场景、一站式”外籍专家专属服务;为“高精尖缺”海外高层次人才制定“一人一策”的“五星卡”申请方案。
畅通“新溧阳人”落户渠道。联合人社部门建立人才服务联办机制,设立“一站式”人才服务专窗,简化流程,助力高职院校毕业生“先落户后就业”,共享发展机遇。
实体化运行护企优商中心。全面整合经侦服务站、网安工作室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室职能,通过集中驻警为企业提供咨询受理、宣防预警、证件办理、纠纷调解等综合服务。
推广简便快捷接处警新模式。全面推广涉企警情5G可视化110报警和无人机先期到场处置相结合的接处警新模式,做到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助力品质城市建设
建强全域旅游警务品牌。做强一号公路沿线基层所队特色党建,升级重点景区警务站,精准高效开展涉旅警情处置、纠纷调处、救助服务等;推行“生态一件事、联勤一起办”制度,加强生态资源风险监测、应急处置、犯罪治理工作,助力“两山”转化。
推进重点区域疏堵保畅。针对溧阳高新区、经开区等重点区域交通堵点、停车难题,实施一点一策精准治理、一路一案系统优化,科学布局“绿波”网络,构建“绿途智行”智能调控模型,新增智慧化公共泊位1500个,增配停车场停车辅助、无感支付功能。
服务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先行先试区建设。服务保障智能网联先行先试区、自动驾驶技术出租车示范区、常州市科目三考场等建设投运工作,提供交管技术支撑。
规范涉企执法管理
规范异地执法。严格规范跨区域执法协作,统一扎口管理异地来溧涉企执法行动。
优化涉企执法方式。开展涉企综合保护行动和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在涉企案件办理中规范适用羁押性、财产性强制措施。
优化行政监管模式。构建以基础管控中心统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的公安行政监管新体系;探索远程视频“不见面”检查和AI技术常态化检查融合的监管新模式。
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严打涉企经侦犯罪。深入打击职务侵占、挪用资金、虚假诉讼等商业领域犯罪;深化经侦受立案改革,加快涉企案件侦办效率和清理力度。
筑牢商业秘密安全屏障。对本地专精特新、科技领军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企业等重点企业,梯度建立商业秘密保护清单,完善常态化安全体检制度,全力守护企业关键核心技术,从严打击制假、贩假违法犯罪。
开展网络护企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涉企网络资产,持续推进“两高一弱”专项整治,完善涉企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联动机制,推动互联网等级保护测评工作,严厉打击侵犯企业权益的网络违法犯罪。
深化警企沟通联络
推广项目警官制。对重点项目、企业建立多层次项目警官联系机制,全流程、全时段落实协调对接、跟踪督办,全方位提供背景审查、风险防范、矛盾化解等服务保障措施。
拓宽警企沟通渠道。建立“警企会客厅”,加强与工商联、行业协会即时沟通和信息共享,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问题反馈等“一站式”服务;加强对涉企敏感舆情的主动发现和快速反应能力,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
强化涉企防范宣传。推进反诈、交通、涉企犯罪集中宣防行动,以典型案例为支撑,构建线上精准推送、线下组团宣讲、“搭车”宣防相结合的宣传矩阵,全面压降涉企违法犯罪。
据介绍,溧阳公安机关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全力保障各项措施落地见效,打造更好更优的营商环境,为溧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