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艾灸保健推广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届国际灸法大会在江苏无锡国际博览中心启幕。
本届大会汇聚了全国42家艾灸行业协会、29家地方政府、艾草产业园、31家中医药行业协会、46家文旅康养、商务会展、电商直播、投资机构等观摩团,以及来自法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海外华人灸师参会。
十届筑基:从民间技艺到千亿产业
大会采用“会+展+坛+秀+节”的一体化模式,涵盖了灸法学术、产品贸易、主题论坛、技术展示和文创市集,提供深度体验和产业链开放协作的生态系统。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在开幕致辞中指出,经过十几年发展,中国艾灸市场规模已从2013年的百亿元跃升至2025年的1500亿元,从业人员突破千万大关,其中女性从业者占比达67%。“这些数字背后,是传统医学智慧与现代产业文明的完美交融。”刘保延强调,当前全球196个国家认可针灸疗法,为艾灸产业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刘主席同时告诉与会人员,世界针联正准备成立艾灸发展工作委员会,希望大家能共同参与到这份事业中来。
开幕式上,国际灸法大会创始人、会长纪凯发表致辞,系统回顾了大会的十几年历程,并从六大产业板块,十八个生态链协同构建,为行业擘画了未来十年全球化发展的战略蓝图。
数据显示,本届大会基层医疗机构医师代表占比显著增加,比2024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表明艾灸疗法正在迅速从传统民间技艺融入主流中医临床诊疗体系。此外,来自全国各地的艾灸爱好者参会人数达到2200多人,普通观众注册人数超过3500人,刷新了历届大会在专业会员、参会人数和注册人数等多项纪录。艾灸技术已进入68个国家医疗体系,全球艾草种植面积较十年前增长420%。
科技赋能:传统技艺的现代化转身
本届大会凸显“科技+传统”的融合创新。离火商学院推出的“全球灸养产业系统升级计划”引发关注,实现从原料种植到终端服务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湖北美术学院发布的《用设计重构中医艾灸文化空间》研究报告,则展示了“疗愈型美学空间”新范式,将东方养生智慧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
在产业对接区,AI智能灸疗机器人、物联网艾灸舱等创新产品吸引众多考察团驻足。据悉,我国艾灸器械专利数量近五年增长287%,其中27%来自跨界创新团队。
破界融合:构建全球产业生态链
大会首设“生态链方阵”入场仪式,八大传统灸法流派传人与现代产学研机构代表同台,南阳、滁州等艾草主产区政府考察团与海外机构深度对接。深圳市华巨臣会展集团与国际灸法大会签署战略协议,宣布共建“悦己•美好生活博览会”,推动艾灸产业与文旅、康养等领域跨界融合。
“她力量”专题板块成为亮点,《艾灸行业女性发展报告》显示,女性从业者占比达68%,在文化传播、服务创新等领域贡献率超75%。
千年医脉:全球视野下的文化共振
开幕式上,与会者手持特制艾卷,在现代化场馆中齐诵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医德箴言。有年轻灸师表示:“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的誓言响起,我真正理解了何为文明传承的当代价值。”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创会副主席李振吉在演讲中强调:“我们要让艾灸成为世界语言,这既是千年医脉的当代回响,更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实践路径。这个发轫于《黄帝内经》的古老智慧,正以标准化技术+数字化管理+全球化网络的新形态,为健康中国战略和全球传统医学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正如会场所见:悬灸传人手持的艾条与智能灸疗仪的蓝光交相辉映,传统医德誓言与多国语言翻译声和谐共鸣——这既是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更是中国智慧对人类健康事业的创新贡献。(王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