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微至通过“技术研发+专利布局”双轨模式,突破海外巨头技术封锁,实现每小时4.8-7.2万件包裹分拣效率。康尼机电、中车戚墅堰攻克高速动车组核心部件技术,专利成果全面应用于“复兴号”动车组;维信诺构建柔性AMOLED背板驱动高价值专利族,巩固市场竞争力。
自2015年起,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在全国率先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通过“龙头企业+优势学科+高端服务”的模式,推动龙头骨干企业、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强强联合”,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形成创新联合体,带动创新体系协同进化,重塑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据统计,示范中心累计产出发明专利申请2.2万余件,发明专利授权1.3万件,PCT专利申请2600余件,参与或牵头制定标准1700件,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14项。
多方协同,构建创新生态圈
通过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实施,高校的科研成果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深度嵌入研发全流程,原本孤立的创新孤岛连接成生机勃勃的创新大陆。
十年来,省级财政投入3.31亿元专项资金,促成163家企业、64家高校院所与90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组建125家示范中心,实现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全覆盖。
江苏大学形成“企业出题、教授接单”的高价值专利培育模式,将科研优势深度融入具体应用场景,2023年该校在科技成果转化百强榜单位列全国第14位。苏州瑞派宁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高价值专利许可的形式充分调动下游厂商积极性,快速形成国内规模最大、最丰富的全数字PET产品矩阵,实现产品的海外销售。
专利赋能,激活市场新动能
据统计,125家示范中心在实施期内的专利产品产值总额达4100多亿元,约占总销售额的84.2%。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13.65亿美元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D-1抗体、JAK1抑制剂等创新药许可给美国公司,首次实现中国医药企业从进口美国创新药技术向出口技术的转变。
江苏云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江苏新知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开展合作,105件联合申报专利支撑的新一代大功率汽车电源模块,不仅实现15.13亿元销售收入,更在国际市场创汇7105万美元。
雅迪研发团队联合长三角集成电路工业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开展“超长里程专利攻坚计划”,围绕蚁群算法动态均衡技术构建的80余件核心专利,支撑其连续八年保持全球销量冠军。这些案例揭示:专利的产业价值,往往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中爆发式释放。
系统布局,锻造核心竞争力
在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过程中,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扮演者创新“雷达”作用,运用专利信息资源,帮助企业科学规划技术创新方向,提前识别技术研发中可能存在的侵权风险或重复研发问题,帮助企业优化创新路径。
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通过专利态势分析,在抗肿瘤药物研发中及时调整技术路线,规避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助力其成为行业领头雁。
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专利检索构建丰富立体的产品专利布局图谱,筛选核心技术申请专利进行有效保护,推出的DS80000系列高带宽实时数字示波器,实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示波器产业化。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专利证书到市场份额,高价值专利的培育之路彰显着创新生态的演进逻辑。当125个示范中心持续产出突破性成果,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转化的成功案例,更是一个地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智慧。这种以专利为纽带、融通产学研的创新实践,正在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生动注脚。(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