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2月28日,无锡市委组织部、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江苏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分别建立了两个实体化“引才联络站”。这是无锡市创新引才模式,从“候鸟式”向“扎根式”升级的重要举措。按照计划,2025年内将在全国范围内精选10所高校设立这样的“无锡市引才联络站”,旨在为城市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破局之举:开创“候鸟式”迈向“扎根式”引才新模式
近年来,无锡的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迅速崛起,愈发增添了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2024年,全市人才总量达227万人。然而,传统“候鸟式”校园招聘往往存在信息匹配效率低、校企衔接不紧密等问题。
引才联络站揭牌
江苏大学的机械工程、动力工程、新能源工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优势学科专业,与无锡的产业需求高度契合,近三年输送至无锡的毕业生人数均位居省内高校来锡就业人数前列,但精准引才仍有提升空间。无锡组织、人社部门积极求变,通过设立实体化引才联络站,搭建一座从校园课堂直通产业园区的桥梁,让人才服务扎根高校,资源对接深入基层,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校地合作平台,破局出新。
精心布局:打造“四位一体”引才服务新生态
联络站创新采用“站长+大使+导师”三方合作运营架构。高校学工办负责人担任站长,统筹全局,整合资源,确保联络站有序运转;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化身“校园引才大使”,参与岗位发布、信息收集等工作;无锡重点企业人事总监组成职业指导师队伍,帮助学生明晰职业方向。
为提升无锡在高校学生中的知名度与吸引力,无锡人社在校园的学生活动中心等人流密集场所设立实体化“无锡市引才联络站”,播放城市宣传片、人才政策和岗位信息。江苏大学的“联络站”位于校园一站式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展示无锡产业成果,让学生直观感受无锡的产业魅力。线上,在高校就业网开设“无锡专区”,联动“无锡云聘”平台开展空中宣讲,首批提供了394家用人单位5032个岗位。
通过“需求前置摸排、垂直领域深耕、企业深度参与”三步走策略,实现定向引才。依托院系数据库建立“来锡意向简历池”,提前锁定目标群体,提升人才与无锡企业的人岗匹配效率。每年组织多场专场招聘,根据产业需要开设细分领域对接会,推动重点企业进校宣讲,开展“产业导师进课堂”活动,让企业需求与学生培养紧密结合。
同时,鼓励重点企业加入“青年工程师培养项目”,邀请学生参与产业实训,试点学分互认,加大产才融合。借助校友经济的力量,推出“太湖人才奖学金”等,吸引高层次人才回流。
未来可期:校地企携手共赢开启引才新征程
从地方、校方到用人单位,各方均对实体化引才联络站的设立感到前景广阔。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表示,联络站是推动“四链融合”的关键抓手,未来将吸引更多高校加入合作阵营。江苏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校方代表也表达了深化合作的期待,预计将为无锡输送更多专业人才。用人单位更是从中受益,安普瑞斯人力资源总监称,2025年研发岗位招聘周期缩短40%,毕业生绩效表现优异。
此次引才联络站的设立以及相关招聘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无锡在探索人才引进模式转型升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无锡将继续深化与更多高校的合作,加速青年人才集聚,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生态系统。(胡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