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线、穿针、落针……在宝应县鲁垛镇的扬州国凤乱针刺绣研究所工作间内,绣娘们正埋头勾勒着自己心中最美的画卷。两会前夕,当税务人员再一次走访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国凤乱针刺绣研究所艺术总监莫元花时,她正在指导一旁的绣娘们描绘着自己的最新创意。
乱针绣又叫正则绣、锦纹绣,以针代笔、以线为墨,主要采用长短交叉线条,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它针法活泼、色彩丰富、风格独特,是对我国传统刺绣的传承和突破,被诩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名绣,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莫元花的带领下,扬州市宝应县鲁垛镇乱针绣行业早已实现从家庭小作坊到企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华丽转型,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更好地弘扬和发展非遗文化乱针绣,莫元花积极探索“乱针绣+校园”“乱针绣+文创”“乱针绣+电商”等融合发展模式。2024年全国两会,莫元花针对非遗文化的传承问题专门提出了“产教融合”的建议。两会之后,她与扬州市职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合作成立了莫元花技能工作室,并定期与扬州职大师生们开展授课、研学等活动,进一步拓宽了探索“乱针绣”产教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传统文化之美,由一代代手艺人经过实践探索,又被一代代人认同沉淀而来。要创作精品,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加入,希望通过系统的职业教育,培养出一批批既懂技艺又有创新精神的刺绣人才。”谈及乱针绣发展前景,莫元花欣慰的说,每当自己看到一幅幅醒狮、荷花、山水田园等绣品在同学们手中初见模样,都会十分开心,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人喜欢乱针绣,尤其是年轻人,能接过乱针绣传承的接力棒,让这门非遗文化技艺不断焕发新活力。
据莫元花介绍,近些年,得益于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乱针绣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虽然绣娘们的腰包也一天比一天地“鼓”了,但由于从事乱针绣行业的绣娘大多数为农村妇女,不了解税收政策,从个体户的纳税申报、社保费的申报缴纳到税收优惠政策的享受等涉税问题,绣娘们可以说都是“门外汉”。申报怎么办?发票怎么开?优惠怎么享?一度成为乱针绣行业稳健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共性风险。针对这一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宝应县税务局通过“云端”纳税人学堂第一时间宣传税费政策、“一对一”在线辅导如何办税、还寄发“税务爱心体检卡”及时提醒涉税风险;并通过“政策找人”,安排“专属网格员”,为绣娘们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政策辅导,助力绣娘们专心研究、传承乱针绣这门传统技艺。
“今年年初,有几个绣娘接到来自税务局的电话,提醒社保费年度缴费工资需要申报。由于大家不太了解税收知识,加之社保费又与职工权益密切相关,一时间都很着急。税务部门了解情况后,立刻安排专人上门辅导。从登录客户端到核对职工明细再到申报新的缴费基数,网格员逐一‘手把手’耐心仔细地辅导,让我们倍感温暖、十分感动。”当税务人员再次询需问计时,莫元花开心的说,反正只要我们有了涉税、涉费方面的疑问或需求,税务部门都会第一时间拿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乱针绣行业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就,离不开一代代绣娘的刻苦钻研、辛勤劳作,更离不开国家税费优惠政策的大力扶持和税务部门的匠心守护。
展望未来,莫元花信心满满地说,将谨记乡村全面振兴和非遗文化传承的使命,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密切联系群众,认真履职尽责,努力为乱针绣行业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打造更多的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匠心之作”,让非遗文化“乱针绣”在历史的洪流中大放异彩,用实际行动助力数字农业、美丽乡村蓬勃发展。(鲁邦清 李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