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出的用工需求,不到一周就解决了,这样的服务效率让我们心无旁骛拼发展。”在扬州经济开发区扬子津街道企业家座谈会上,江苏中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的一席话,道出了辖区企业的共同心声。
近年来,扬子津街道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通过创新服务机制、下沉资源力量、凝聚政企合力,让企业真切感受到“难题有人管、发展有支撑、未来有期待”。今年以来,街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企业满意度稳居前列。
服务零距离 当好企业“贴心人”
在扬子津街道,重点企业都有一位专属的“政务服务专员”。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各社区负责人全员下沉,按照《重点企业挂包服务方案》要求,“一对一”挂联辖区“四上”企业,遵循“无事不扰、有事必到”原则,通过“线上随时沟通+线下定期对接”双渠道,建立企业需求动态台账。
面对新一年的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和申报工作,街道谋划在前,详细列出材料清单,“点对点”联系企业提醒做好准备,确保原有高企“不掉队”。“从申报到办理,全程都有专人跟进,本以为要跑几趟,没想到街道直接帮我们代办,一次没跑,就完成了申报!”扬力集团负责人连称“超预期”。
此外,街道还组织开展了“好地方 好生活”新春汽车嘉年华促销费活动,致力打造“汽车文化公园”特色品牌,积极探索富有文化内涵的新消费模式,带动街道经济发展迈上新赛道。今年以来,累计走访企业100余次,实时跟踪诉求办理进度,问题办结率超90%,确保服务不“打折”。
协同破难题 打好纾困“组合拳”
对于企业跨部门、跨层级的复杂诉求,街道搭建“1+N”协同攻坚机制——由经发办牵头,联动建生、社会治理、安监等N个职能部门,形成“问题归集-研究方案-限时办结-反馈评估”全流程闭环。
新年伊始,为妥善应对做好春节后劳动者换岗流动高峰期造成的用工缺口,全力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街道党建办联合社会事业办,在顺达文化广场开展“春风行动”扬子津专场招聘活动,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搭建起一个高效、便捷的对接平台。现场涵盖20余家企业约500个岗位,与居民“家门口”的好企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0余人。
“之前公司人手相对短缺,我们也很着急,有街道帮助我们发布岗位信息,一下子就协调解决了,新招聘的人员我们也很满意!”扬州惠通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街道还整合老法官资源,提供法律咨询等定制服务,确保企业“求助有门、纾困有方”。
生态再升级 厚植发展“新沃土”
街道以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为导向,构建“政策+人才+环境”三维支撑体系,定期召开经济分析会,动态跟踪重点企业的经营及税收情况,把握经济运行走势,提高预测评估能力。同时深入学习业务知识和惠企政策,努力把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入到服务企业的工作中去,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生态。
统筹制定服务方案,明确班子成员各自负责区域,压实工作责任,层级传导压力,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督促责任部门强化过程管理和跟踪督查,确保目标执行有力、工作落实有效。“从初创时的办公选址,到现在的日常工作,街道始终与我们并肩同行。这种‘陪伴式’服务,让我们敢投入、敢创新!”海信容声(扬州)冰箱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街道《重点企业挂包服务方案》的强力支撑,通过“责任清单化、流程标准化、督查刚性化”三大机制,明确挂包干部走访清单,细化服务标准,优化完善“走访、会办、反馈、督查、考核”的挂包工作机制,形成“对接-服务-再对接-再服务”的闭环服务,24小时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助发展。
街道主要负责人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我们将继续以企业需求为‘第一信号’,把服务做实、把生态做优,让更多企业‘近悦远来’。”(卞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