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江苏省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发布信息,由该支队起草、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两项地方标准——《水运工程桩位无人机测量导则》《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台账编制导则》自9 月1日起正式实施,助推“水运江苏”提质增效。
执法人员到一线调研
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自2019年5月成立以来,立足新形势,放眼新要求,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先进途径,坚持在执法监管规范化、标准化方面积极发力,寻求突破。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意见》和南通市人民政府《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南通实施方案》,推动打造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和通州湾石化双循环基地两大战略落地实施,该支队根据《南通方案》中明确的“紧在前、抓主动”任务和要求,着力做好水文章、讲好水故事。
标准证书
经过前期充分调研和论证,在上级机关的关心支持下,支队先后提出“水运工程桩位无人机测量导则”和“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台账编制导则”两项课题,并于 2022 年 8 月获得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支队随即将编制两项“标准”的工作,列入年度执法为民服务实事进行项目化管理、跟踪性督办。支队四大队集中组织专业骨干力量,历经项目实地调研、资料收集整理、大纲研究、内容讨论和文稿编写等环节,有序推进编制工作。至2024年 3 月,文稿基本完成。为此,支队邀请相关领导和专家举行预评预审。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领导和评审专家一致认为:两项“标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能够很好指导施工安全管理和水中桩位测量等工作。随后,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组织正式评审验收,均得到了顺利通过。
执法人员现场指导试运行
据介绍,《水运工程桩位无人机测量导则》主要是规范水运工程桩位无人机测量技术新手段,解决水中桩位测量面临的工作量大、危险性高以及精度不稳定等难题,确保水运工程桩位无人机测量活动有序进行, 快速排查异常桩位或辅助桩位验收检测,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并实现其安全与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台账编制导则》,主要基于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现状,从施工安全责任体系、规章制度等方面着手,以清单式、表格化的方式明确安全管理内容,同时完善配套台账资料,有效解决了部分规模较小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薄弱、台账编制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有力推动了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工程安全监管提供了标准。
支队相关负责人透露,这两项地方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将切实解决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和水中桩桩位测量等难题,为全市水运工程建设打造更多百年平安品质工程筑牢坚实基础,进一步提升南通市重要水运基础设施支撑和服务保障能力,发挥南通得天独厚的水运之利、水韵之美,推动《南通方案》描绘的美好蓝图精准落地,更好地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大局。 (文/宋晓荣、包宏龙,图/王培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