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宜兴城乡公交”品牌聚集服务民生
0
收藏
手机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顶部

近年来,江苏宜兴城乡公交全体干群铆足着精气神,不断提高创新力和竞争力,用企业的“强”支撑民生工程的“稳”,让广大市民享受到了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为宜兴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蓝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特色公交”让市民“乘”心如意

宜兴城乡公交公司面对发展之需、群众之盼,从实际出发,现运行的100条城乡公交线,其中市镇公交线路44条,镇村公交线路56条,贯穿于宜兴13个乡镇5个街道206个行政村103个社区,织密的城乡公交线网像一条“时光隧道”,既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更满足了市民美好出行需求。

随着宜兴构建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公共交通体系,公司紧跟发展步代,创新多种公交模式相组合,开通旅游、就医、毗邻公交等各类专线。乘坐城乡公交到景区、社区、医院等成为广大市民首选的出行方式。既让市民出行更为便利,又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16路宜兴至太华线延伸至新四军纪念馆,孕育而生红色专线,成功将红色基因注入公交服务之中;开通运行的801路(观光一号线)、802路(观光二号线)、201路(旅游一线)、202路(旅游二线)、203路(旅游三线)基本覆盖了宜兴各主要旅游景点,为“公交”+“旅游”的交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开创了新局面;以中国医师节日期数字命名的819路健康专线首次开通夜间专线,极大地方便了医护通勤和夜间就医的市民;随着各县市区市民间的频繁交流,毗邻公交开通应运而生,225路宜兴至武进漕桥,334路闸口至武进杨桥,263路张渚至溧阳戴埠,266路张渚至溧阳高铁站的陆续开通,更是打通了毗邻县域公交通行,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特色公交”家族的不断增大,真真正正让市民感受到了城乡公交的便利性。

“亮点服务”让市民温暖如春

“服务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满意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为切实提升城乡公交服务质量水平,公司丰富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内涵,一项项含金量高,含新量多,含情量深的创新服务举措不断将温暖传递给每位市民。

公司连续两年开展春节“免费乘车”服务,广大市民可以直接乘车、无需购票、扫码或刷卡。同时聚焦宜兴旅游精彩纷呈的活动,在目连节、素食节、山湖音乐节等各类活动中,秉承“服务创品牌、满意树形象”的企业宗旨,充分发挥“运力、服务”功能,一次又一次圆满完成了运输保障任务。

2023年8月,助力完成宜兴市人民医院搬迁工作。公司选派优秀驾驶员,积极对接医院,靠前服务、主动作为,为病员、家属、医护人员制定“一对一”个性化运输保障方案,为期7天的转运和接驳运输中,累计运送656人次;宜兴至芳桥线(239路),宜兴至大浦线(247路)两条城乡公交线,除到点报站时使用普通话外,再用宜兴方言重复播报一遍。方言报站,让本地老年乘客都能听得明明白白,方便了他们出行。

数字引领让城乡公交更智能

城乡公交逐步的壮大,深化科技赋能步伐也在一步一步脚印深耕。

公司把整个城乡公交运行数据纳入“看宜兴”公交实时查询系统,实现了宜兴公交“一张网”,市民可通过“看宜兴”APP进行公交线路、站点查询,方便市民候车乘车;所有运行车辆均实现微信、支付宝支付功能。

城乡公交智能调度监控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是将所有线路、车辆、驾驶员纳入调度系统,实现了智能调度、实时监控车辆运行状态,让数据更实效、行车更安全,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公司已实现线网设置和运营调度“一张图”、信息服务“一张网”、居民出行 “一张卡”、服务质量“一个标准体系”的公交一体化发展的“四个一”目标,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好评。

精彩活动让服务更加响亮

“致力于满足客户需求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公司将民生工程的社会责任融入到每一位员工、每一个岗位之中,持续开展“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巾帼示范岗”“劳动模范”等争创活动,广泛凝聚员工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

公司涌现了许多爱岗敬业、拾金不昧的优秀事迹:驾驶员应国书在无锡市国资委开展的职工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培训答题考核中,受到通报表扬;驾驶员邱洪军拾得现金3.3万元不动歪心、拾金不昧;驾驶员蒋茂华送车上发病老人去医院,在有效时间内老人得到及时救治;驾驶员李时平勇敢扑灭横在路中间自燃的大件货物,处置得当,路人纷纷表示敬佩;驾驶员王旭明同志荣获2023年度“宜兴陶都好人”荣誉称号。

公司开展知识小讲座、竞赛活动,增强了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引导全员从知识中获取力量,不断夯实信仰根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有针对性地提升不同员工群体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组织参加了宜兴市交通能源集团“十佳产业工人”事迹材料撰写培训,邀请专业老师进行《心理学和领导力》及“安全生产法”回顾解读培训等,打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激发员工的干劲和热情。(董军)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51 6536349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150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