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8月29日,由江苏省国防科工办、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和泰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泰州市工信局承办的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江苏行”(泰州站)活动在泰州开幕。本次活动,北京交通大学、江苏微特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军民两用特种电机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江苏永昇空调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耦合海水淡化电子设备散热系统技术研发中心”正式揭牌;18个产品技术军地合作项目成功签约。
大会以“专精特新助力,军民协同创新”为主题,采取主旨演讲、产业推介、成果发布等形式,推动国防工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共同探索国防科技工业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新途径。会上,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副主任袁宇介绍转化中心情况,泰州市工信局局长刘江明作产业推介,相关军工集团作成果转化主旨报告,相关高校作技术成果发布,并开展成果路演、项目对接、需求发布、对接洽谈、资质培训等活动。
中共泰州市委书记朱立凡在致辞中表示,国防科技工业是创新高地,集聚了大量先进技术成果。泰州制造业根基扎实,正在打造以大健康产业为引领,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汽车零部件和精密制造、化工及新材料、光伏和锂电四个特色产业集群为支撑的“1+4”主导产业,特色非常鲜明,配套能力强。一直以来,泰州大力支持企业“民参军”,推动军工产业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本地企业融入军工产业链,培育了150多家具备军工资质的企业,数量全省第四,产品涉及舰船、航天航空、兵器、电子、核能等领域,主打的舰船建造配套和军用电子信息板块在全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进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泰州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坚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实践基础,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发展之果。下一步,泰州将立足所需、发挥所长、尽己所能,不断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拓展科创合作广度、提升服务保障温度,共同谱写军地合作、军民协同、军企对接的新篇章。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朱爱勋在致辞中说,江苏作为制造大省,发达的制造业根基、丰富的科教资源为推动军民协同创新、承接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提供了厚植土壤。下一步,省工信厅将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全力推动更多国防工业先进技术成果向民用转化,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原副局长、国防科技工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华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国家国防科工局高度重视推动国防工业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移转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两年来,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入库各类成果12000余项,推动落地项目 194 个,预期每年新增 GDP 400 亿元。下一步,为了更好地推进先进技术成果转化,要打通军民资源的互联互通,破除信息壁垒;要吸引社会资本主动参与,创新投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一起把产业做强做大;要汇聚一批了解军工技术、熟悉民用市场、擅长资本运作的专业化技术经理人队伍,促成成果供应方、需求方和投资方的牵手;要加强与地方的密切协同,采用市场化机制,为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全要素服务。
江苏省工信厅有关负责同志;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军方部门、军工集团、相关高校、设区市工信部门、泰州专精特新及相关民口配套企业的代表3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吴志坚 房亚骏)
一审:孙晓萌 二审:周瑞峰 三审: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