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薄雾如纱。湖南省平江县大洲乡清水村的乡间小道上飘散着秸秆的青草香,早起劳作的村民脸上洋溢着舒心笑容。一条条经过清淤加固的水渠里,清澈的渠水正欢快地流向沃野良田。
这幅美丽乡村画卷的背后,涌动着一股温暖的潮流——岳阳市平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驻村工作队以党建为引领,从筑牢红色堡垒、凝聚乡土力量、传递无私大爱三个维度精准发力,在青山绿水间谱写出一曲动人的乡村全面振兴乐章。
红色堡垒,筑起民生“守护堤”
“村里十几条水渠都加固了,再遇上像去年那样的暴雨也不怕了。”田间地头,一支由驻村工作队组织的党员护田志愿队正紧张忙碌着,汗水在黝黑的皮肤上闪着晶莹的光。
清水村地理位置偏僻,山地较多,在雨水多发季节容易发生滑坡倒坎,影响庄稼种植和村民出行安全。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驻村工作队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力量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集结。
修路补渠
一方面,组织村里的党员成立“应急抢险突击队”,制作村级灾情防控地图,在雨水天气开展安全巡查,对风险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对年久失修的屋场土坡和水库堤坝进行加固和修整,确保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
另一方面,开展稳产保收护田攻坚行动,针对村里部分灌溉水渠年久失修、渗漏严重的问题,组织党员骨干分片组发动村民对全村2000余米的主干渠进行清淤、加固和防渗处理。
渠通了,水活了,党员们用实干担当,在田野间筑起一道坚实的“民生守护堤”。
乡情乡韵,织就邻里“连心网”
“坚老,你歇会,先呷碗茶啰!”留守老人兰寿珍冲着正帮他换灯泡的村干部熊坚强喊道。这份亲切自然的互动,正是清水村和谐乡风的一个缩影。
驻村工作队从实处着力,让互帮互助的乡情乡风成为乡村治理的“黏合剂”。以“大屋场”为中心打造15分钟爱心互助圈,谁家的老人要帮助,谁家的小孩要照看,吆喝一声就好,让“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焕发新光彩;农忙时节的“助耕队”、红白喜事的主动帮忙,处处体现着守望相助的温情。
针对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多的现状,工作队整合资源,将闲置的村部小学改造成“爱心图书室”“村民活动中心”和“医疗服务站”。暑期邀请返乡大学生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开展兴趣活动,填补了他们缺失的陪伴。每月定期为有需要的村民安排体检,组织村民参加“两癌”筛查和白内障检查,陪伴老人们下棋、聊天、量血压……这些暖心举措,让“一老一小”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就连村里的“银发”群体也组建起“乡愁”调解队,凭借威望与经验,成功调解邻里纠纷30余起,为乡村和谐稳定贡献着“夕阳红”力量。
热血大爱,传递文明“正能量”
9月23日,大洲乡卫生院前坪一早就挤满了前来献血的清水村村民。驻村第一书记忙前忙后,协助填表、发放物资,还不时与村民唠上几句家常。
“听到广播说村里组织献血,我就赶紧过来了。献血是件光荣的事!”刚献完血的村民万沐恩话语朴实,却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村民曾丽在完成献血后表示:“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服务很周到,车接车送还给我们准备了爱心早餐。”
为组织好这次献血活动,驻村工作队提前谋划,广泛宣传,全程保障。前期,通过村村响广播、微信群、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相关政策及注意事项,消除村民疑虑。活动当天,工作队根据前期登记的参与名单协调接送车辆,并提前准备好饮水、早餐及营养品,做好村民无偿献血的全面保障工作。党员干部带头,村民们踊跃参与,30余名符合条件的村民成功献血,汇聚起无私奉献的爱心暖流。
下一步,平江烟草驻村工作队将继续深耕民生沃土,让这股“暖流”持续流淌,在乡村全面振兴的画卷上描绘出更加温暖的色彩。(魏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