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乡村焕新颜

“我们紧扣‘工程是手段、赈济是目的’的核心要义,探索推行村民‘自议、自建、自审、自愿、自治’的‘五自’以工代赈模式,有效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日前,桃源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桃源县坚守“以人民为中心”赈的初心,勇担“由赈济到振兴”赈的使命,在以工代赈工作上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桃源特色的发展道路。

项目“自议”,群众说了算。桃源县将村民意愿作为项目谋划的起点,通过“屋场会”“板凳会”等接地气的方式,组织村民围绕农田水利、道路通行等急难愁盼问题充分讨论。

工程“自建”,乡亲出力又增收。打破传统外包模式,让村民成为工程建设主力军。各村在村民会议授权下成立项目理事会,由村干部、乡贤、技术能手等组成,直接负责施工组织、人员管理,省去中间环节,显著降低成本。

薪酬“自审”,阳光发放暖民心。桃源县创新推出“双色台账+四审四查”监管机制。每月发放前,村民理事会、村级监委会、乡镇驻村干部、监理单位四方联合审核,严格核查人员真实性、务工天数、发放记录和公示情况。

技能“自愿”,培训赋能促长远。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项目开工前,村民理事会广泛征集培训意愿形成“菜单”,县人社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精准提供砌筑、农机操作等“订单式”培训,并嵌入“培训-考核-登记-上岗-增酬”全链条。

管护“自治”,成果共享利长远。项目竣工验收后,村民会议决议开发道路养护、水利设施管理等公益性岗位,优先聘用参与建设的低收入村民。

桃源县发改局上述负责人表示,我们探索出的“五自”以工代赈模式让群众在深度参与中实现增收、增长才干,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编辑:郭志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