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洞口县苗圃社区,当清晨的阳光照进“苗圃购物中心”锃亮的玻璃门,店主刘小斌早已将展示柜擦拭得光可鉴人。柜台里,各类商品如列兵般整齐划一,价签清晰;货架上,洞口蜜桔、腊味特产点缀其间,烟火气与地方风情交融。手机支架稳稳立在一旁,屏幕那头,是无数等待他开播的老铁。从昔日蜷缩在昏暗角落的“杂货刘”,到如今线上线下双线作战、侃侃而谈的“明星老刘”,刘小斌的蜕变之路,恰是洞口县零售户努力奋斗的生动注脚。
旧铺子新活法
几年前刘小斌的小店,是县城里无数挣扎求生的零售小店的缩影。狭小的空间里,商品堆叠无序,光线昏暗,鲜少有人驻足。“守着巴掌大的地方,烟卖不动,杂货也少人问津,像条困在浅水里的鱼。”刘小斌回忆,语气里浸满当时的迷茫。
洞口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客户经理戴萍上门走访时敏锐地捕捉到店铺临街的微小位置优势和刘小斌的困惑。几天后,一份量身定制的“经营提升方案”送到了刘小斌手中。没有宏大蓝图,只有切实可行的“微”改造:货柜必须移至门口最显眼处,抓住每一缕经过的人流;商品组合重新洗牌,引入适销对路的新品;货架布局科学分区,让顾客一眼便能锁定所需。
起初,刘小斌将信将疑。“不就是卖货吗?挪个位置能有多大不同?”戴萍没有空谈道理,而是挽起袖子,与刘小斌一起动手。蒙尘的老旧烟柜被替换成带柔和灯光的开放式专业背柜,商品按价位、产地精心陈列,如同展馆的艺术品。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被开辟为“洞口特产”专区,本地口碑腊味、新鲜蜜桔悄然上架。“真神了!”看着焕然一新、分区清晰明亮的店铺,刘小斌第一次由衷感慨。
数字翅膀 智慧突围
店铺“面子”光鲜了,“里子”的革新随之而来。面对“云POS”智能管理系统这个新鲜玩意儿,仅有初中文化的刘小斌本能地抗拒,觉得那是“文化人搞的复杂东西”。戴萍敏锐地察觉了他的畏难情绪,主动当起了他的“数字导师”。
一次次耐心上门,手把手教学。从最基础的扫码入库,到查询实时库存;从记录每一笔销售,到学习调取“热销商品榜”、“商品利润榜”。屏幕上的数据直观而冰冷,却让刘小斌第一次“看”清了生意的脉络。“以前全凭感觉进货,卖不动就干着急。现在点点屏幕,”他指着云POS系统兴奋地说,“喏,这款商品最近走得特别俏,旁边小区年轻人买得多;这款老牌子的,利润反而更稳当…心里跟明镜似的!”数字工具如同为小店装上了“智慧大脑”,让模糊的经验经营转向精准的数据驱动。
戴萍会定期上门,结合系统数据,分析销售波动原因;邀请刘小斌参加零售户经验分享会,向优秀同行取经;更关键的是,当观察到刘小斌待人热情、表达力强的特点,戴萍鼓励他尝试时兴的线上直播引流。从如何克服镜头恐惧,到设计吸引本地顾客的方言话术,刘小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从“杂货刘”到“明星老刘”
初试直播,刘小斌面对着小小的手机镜头,紧张得手心冒汗,词不达意。洞口人骨子里“恰得了苦,扮得了蛮”的韧劲让他越战越勇,他主动学习在网上报名课程,每天对着镜练习。
刘小斌的“明星”之路,是万千奋斗者的缩影,当无数如刘小斌一般的零售户被看见、被赋能、被点亮,当科技的翅膀助力朴实的梦想起飞,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上,便跃动着更多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星火。(杜于 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