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麻阳积极探索“农村物业”自治模式,充分调动群众共商共建共享美丽家园的积极性,并从村庄建设入手,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义务投工投劳建设家园,突出特色,一村一景,有效推动了全县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探索“农村物业”,强化自我管理责任。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卫生状况差,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畜禽散养、垃圾清运不及时等现象十分普遍;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强,群众缺乏“主心骨”;村级管理经费不足,矛盾纠纷时有发生;集体经济薄弱,村民自治能力弱;个人利益至上,集体观念淡薄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如何改变这些现状,把群众的心凝聚起来,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成了摆在乡村两级面前的迫切问题。麻阳县大桥江乡大桥江村成了第一个“探索者”,首先在刘家湾自然院落实行“农村物业”管理模式,在村支“两委”的宣传引导下,通过召开院落会议,每户收取50元费用,公开选出踏实肯干、责任心强的村民作为保洁员,定时打扫院落公共区域卫生,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同时建立奖惩考核制度,进一步强化保洁员责任。通过“农村物业”管理,院落卫生状况明显改变,更加干净整洁清爽,逐步激发了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爱护家园的良好氛围。
共商共建共享,凝心聚力建家园。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善,激发了群众建设家园的积极性。通过院落会议,一起商量村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共识。一方面,从维修古井等承载村民记忆的公共设施入手,注重留住乡愁乡恋,群众主动义务投工投劳参与建设,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年来,全县先后有大桥江乡千丘田院落、刘家湾院落、石垅溪院落、岩山喇院落、坨田湾院落、聂家院落,江口墟镇清明洞院落、罗家湾院落,岩门镇平原村桥弦院落等12个院落均从维修古井入手,让曾经没落的老井焕发生机与活力,成为清洁卫生的饮用水源,再一次聚拢了群众的心。另一方面,家园面貌的变化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建设热情,大家从房前屋后的基础设施完善入手,加宽村组道路、硬化污水沟、硬化闲置地,同时拆除废弃猪圈牛栏、拆除乱搭乱建,修建景观围栏围墙,打造微景观,美化村容村貌。在乡村两级的领导下,不断强化“党的核心、内外一心、上下一心、男女一心、老少一心”的团结意识,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仿佛又回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激情岁月。大桥江乡西冲湾村三组61岁老人舒和全,自去年3月1日和美乡村开工建设以来,义务投工投劳96天,59岁的孙兴菊大婶义务投工投劳61天,真正做到了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做。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工作全面展开。麻阳充分领会“千万工程”精神实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不断推动和美乡村建设蓬勃发展。通过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村民积极投工投劳,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一年来,全县20个示范村义务投工投劳1.77万余个,完成1900余万元工程总量,建成1个省级和美乡镇,15个和美乡村示范院落,8个被评为市级和美村庄。同时,因村施策,因地制宜,突出各村特色,实现各美其美。如依山而建的高山民宿天梯美墅,集研学、体验于一体的云端丛林,集团建、体验、民宿于一体的霞飞云果园,古法红糖生产的甜蜜小院狮子湾村,见缝插针房前屋后种植黄精的大桥江村黄精小院,以浪漫爱情为主题的平原村浪漫桥弦,醉美渔村楠村村,美丽庭院比比皆是的长潭村等等,主题突出,特色明显,体现了和美乡村的五彩缤纷、色彩斑斓。在建设资金方面,采取“群众捐、社会筹、财政补”的多元投入方式,整合各方资金,集中财力建设,确保和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一年来,全县20个示范村群众积极捐款60余万元,舒家村乡舒家村村一个村就捐款21万元。财政奖补资金拨付到村460余万元,撬动1600余万元工程总量,充分发挥了财政奖补资金的“撬动效应”。坚持“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对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奖补上不封顶,积极性不高的村不予验收、不予奖补。大桥江乡西冲湾村自2024年3月份动工建设以来,积极奋战8个月,完成工程总量274.8万余元,奖补资金82.4万元;有4个村因群众积极性不高,工程总量和建设成效未达标而不予验收。同时,整合各级各部门各类资金共7100余万元,进行小流域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4A级景区创建等项目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麻阳县人居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