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县双井镇:绿满新居景如画 文明新风润心田

走进溆浦县双井镇长潭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奋斗小区),白墙黛瓦的新居整齐温馨,道路两侧绿树成荫,墙面上的彩绘与蓝天相映成趣。已在奋斗小区生活7年的搬迁群众,在“新家园”里种下希望,收获幸福。这里不仅实现了从“忧居”到“优居”的蝶变,更在乡村振兴的春风中,绘就了一幅“环境美、民风淳、产业兴”的和美画卷。

三化工程焕新颜 推窗见绿入画来

搬迁户舒大姐推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涌入房间,鸟叫声点缀清晨,老人在步道上悠然闲逛。“以前住木房走泥路,现在家门口就是小花园!”她的感慨,道出了奋斗小区500余名搬迁群众的共同心声。

1.jpg

为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奋斗小区管委会以搞好人居环境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行动。目前小区内栽植景观树木数十株,铺设草坪300平方米,绿化率达35%。社区主干道平整开阔,两侧的太阳能路灯静静守护,夜间照明覆盖率达100%。房子的外墙也没有“闲着”,白墙化身“画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演绎了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除此之外,小区内还设有公共卫生间、垃圾分类投放点等设施,方便居民日常生活。同时配备了健身设施、文化活动室等,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

“我们坚持合理利用好奋斗小区的每一寸空间,让搬迁群众住得舒心。”双井镇长潭村党组织书记李显福介绍,奋斗小区还创新采用“微菜园”模式,将零散空地划分为十余块“标准田”,由居民认领种植蔬菜、花卉,既保留了乡土记忆,又美化了人居环境。

党建领航聚合力 幸福家园共守望

能将普通的安置点建设为美丽新家园,少不了奋斗小区管委会及党员群众的合力建设。奋斗小区管委会开发党建引领新模式,创新性采用一站两委四会管理模式,群众工作站为群众提供办事场所,管委会与党小组联合处理日常事务,红白喜事理事会、经济发展互助会、关心下一代协会和学雷锋志愿者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共同推进奋斗小区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组织体系。

2.jpg

为破解搬迁群众生活习惯有差异而导致的治理难度高的问题,管委会活态应用爱心超市“积分制”,将环境维护、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等典型行为纳入积分管理,居民凭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文明证书等。“前几天我就用积分兑换了洗衣液,平时能积好多分呢!”68岁的舒大爷展示积分卡,满脸自豪。

来自18个村(社区)的搬迁户,在“村BA篮球赛”“文艺汇演”等活动中打破隔阂,亲如一家。邻里们守望相助,帮忙搬东西、一起种菜、一块儿吃团圆饭等不在话下,让奋斗小区流淌着温馨与祥和。

帮扶车间稳增收 安居乐业日子甜

走进奋斗小区东侧的就业帮扶车间,哒哒的缝纫机声此起彼伏。10余名工人正在制作精美的头绳、发球等日常用品,舒大姐手指翻飞间,一个精美物件逐渐成型。“计件工资加上全勤奖,每月能挣1500元,关键是走路几分钟就能上班!”她笑着说,过去在深山务农年收入不过万元,如今在家门口变身“产业工人”,还能照顾家里人。

3.jpg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管委会成员深知就业的重要性,历年来在小区内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为小区群众提供各类就业岗位。而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的弱劳力群体,开发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5个,如今的奋斗小区,已经做到有劳动力家庭至少1人稳定就业。

从“移得出”到“稳得住”,从“能融入”到“逐步富”,双井镇奋斗小区的生动实践,印证着“挪穷窝、拔穷根”的民生温度。如今的搬迁群众,在绿意盎然的家园里传承淳朴民风,在帮扶政策的护航中追逐致富梦想,正携手描绘着“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幸福图景。(贺强 徐诗琪 何奇好)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