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湘潭市民政事业发展回眸:于群众期盼处见初心使命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不断创新发展、民政事业改革不断向深拓展……站在时间的坐标上回望,“获得感”是2024年湘潭民政领域的一个关键词。

聚焦困难群体,兜底保障更坚实

兜住了困难群众的底线,就稳住了社会的“基本盘”。

稳步提升救助服务效能。完善事前核对、在享核对、跨区域核对功能,通过“部门大数据比对+基层铁脚板摸排”,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优化救助圈层和类型划分,拓展不同类型困难群众的救助帮扶措施,全年保障低保、特困人员67517人,发放救助资金3.7亿元。

完善儿童福利保障体系。认真履行未成年人保护职责,深入开展“利剑护蕾 雷霆行动”,积极主动开展多元综合救助。建立健全困境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探索校地合作模式,对儿童开展心理评估、心理团辅及个案辅导,取得良好效果。

织密特殊困难群体保障网。有序推进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工作,发放补贴租赁资金14万余元。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建成7个康复点,全年提供专业化、规范化服务6324人次,有效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困难残疾人集中照护服务,有力缓解残疾人生活和照护困难。

聚焦重点项目,奏响银龄“最强音”

图片1.png

“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文化活动暨第二届老年消费节现场。

今年,在调整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后,湘潭市民政部门举办“第二届老年消费节”,发放总价值50万元的养老服务消费券。消费券发放采取线上形式发放,分为养老机构、老年助餐点、居家上门服务、老年用品、社区老年学校五类消费券。

湘潭市民政部门承担了4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完成20个老年助餐点建设就是其中之一。今年以来,民政部门在各类符合条件的机构中增设老年食堂等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并对享受助餐服务的特殊困难老年人给予差异化补贴。全年新建老年助餐点26个,累计建成223个,全年累计用餐超40万人次。

聚焦社会治理,提升服务效能

今年以来,湘潭市民政局坚持一心为民,推动社会治理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指导20个村(社区)开展社区慈善试点,制定社区基金发展指引,设立社区慈善基金,打造湘潭特色慈善品牌。推进阳光慈善,实现慈善组织(基金会)100%信息公开和专项抽查审计全覆盖。

增强社会组织发展活力。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组织229个行业协会商会开展收费行为自查自纠。动员社会组织参与产业发展、公益服务、基层治理等,动员志愿者18万余人次,受益群众60万余人次。

提升区划地名管理水平。以点带面打造8个“乡村著名行动”市级示范点,构建“一县一品”工作格局。批量命名乡村道路467条,规范设置地名标志标牌7228块(套),使美丽乡村“有名有实”。

聚焦党建引领,把握民生“脉动”

今年以来,湘潭市民政局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把加强党的领导体现到推进业务工作开展的全过程,把“为民爱民”理念落实到民政工作生动实践中。创新实施“聚共识、明责任、提能力、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四步”工作法,扎实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

改革有力度,民生有温度;民生关切,就是改革重点。

今年,湘潭市民政局扎实做好“千百十”工作,对口帮扶6家企业,切实解决了企业反映的要素保障、人才支撑、项目资金等问题。全力以赴争资争项,2024年争取资金4.74亿元。

一项项政策、一串串数字,见证了温暖困难群众的“力度”,拓宽了帮扶困难群体的“广度”。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一个个民生“难点”变成民生“亮点”,努力让广大群众看到更大变化、得到更多实惠莲城这片热土上,民生保障的“底色”会越来越浓,幸福生活的“成色”也会越来越足。(李明 吴珊 杨柳盎)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