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网终端添“装”醒“脑”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平静的午后,邵阳县一家普通的乡村小店正在经历一场大“变动”,穿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服务队成员进进出出,扫地、擦灰、搬货架、理货上架……忙的不亦乐乎,这是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开展“农网提质焕新颜”主题活动的一个生动剪影。

今年以来,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目光聚焦农网终端建设,着力打造形象好、理念新、生意旺的高质量农网终端,奋力推进农网终端的现代化进程。

扮靓“面子”为农网终端提“质”

乡村要振兴,关键看产业。一家普通的零售小店,往往承载着经营者生活的希望,顾客多了,钱袋子鼓了,日子也就旺了。然而,一些农村的店铺环境潮湿,门店招牌破损,木制的旧烟柜已经脱了几层皮,墙角盘着细密的蜘蛛网,店面形象的缺陷影响了零售户的生计,到店购买东西的顾客并不多。对这些店铺进行焕新改造,成为了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时时牵挂在心的“大事”。

农网终端是关系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扶持农网终端的发展势在必行。邵阳县局(分公司)高度重视,迅速响应,召开“碰头会”,将目光聚焦在辖区内农网零售客户上,商讨农网终端焕新实施方案,由领导班子统筹、18名客户经理参与,成立了“焕新志愿小队”,全面推进落实农网终端焕新工作。

焕新小队带着小本子和测算工具,分为四个小组下乡实地调研,一个店子一个店子摸排,和老板交流经营情况,观察店内环境,记录缺乏的烟柜、货架、证件框等物资,测算店铺面积,合理规划布局,耗时整整一个月,形成了一套个性化、科学化的整改方案。

微信截图_20241127104709.png

(志愿者帮忙整装店铺)

物资到位后,焕新小队决定再次到店,帮助搬运和安装新烟柜、新货架,按照品类把商品分区摆放,整齐陈列,擦灰,扫地,换新灯泡,贴迎客标语。看看一个个陈旧的小店焕然一新,志愿小队擦掉额头的汗珠,手上上货的动作更快了。

“驻店计划”为农网终端启“智”

郦家家镇横桥村顺达商店是农网终端焕新改造的店铺之一,店主唐大文是一名退役军人,他想用心把店铺经营好,却在提升销量上犯了难,便向客户经理寻求帮助。

看来,促进农网终端盈利增收,光是扮靓了店铺“面子”还不够,更要下功夫提升经营智慧。于是,邵阳县营销部组织开展了客户经理“15日驻店计划”,让客户经理融入零售客户的经营日常,在实践中带领零售客户一起探索盈利妙招。

微信截图_20241127104725.png

(客户经理指导唐大文学习“跨价区换购”)

“周经理,你能过来手把手教我,实在是太好了,我一定会好好学的。”唐大文看着驻店经理,十分激动。客户经理在“驻店”过程中,不仅会记录每个时间段的客流量和商品销售情况,还会观察店主唐大文的言行举止、服务态度、理货方法等,为唐大文“量体裁衣”制定了合适的经营计划。

客户经理教的耐心,唐大文学的也十分认真。他每天把店铺收拾得干干净净,热情迎接顾客,主动为顾客推荐商品,脸上始终笑盈盈的,用心满足顾客的每一个要求。除此之外,他还掌握了跨价区换购、关联商品陈列、绘制常客画像、拓展功能区等营销技能。唐大文笑着说:“多亏了客户经理的指导,现在可真是本领多多。”

通过努力将“过客”变“新客”,“新客”变“常客”。如今,唐大文的乡村小店越发热闹了。“15日驻店计划”让客我“零距离”,让经营指导出感情、出实效、出满意,有效提升了农网零售客户的经营能力,促进农网终端盈利增收。

未来,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持续抓牢农网终端建设,探索盈利增收新途径,提振零售客户经营信心,为农网终端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积极力量。(简慧)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