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支持地方发展金融主力军,湖北黄石农商银行始终秉承“金融为民”初心,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生活等关键领域,加大金融供给,为广袤农村大地持续浇灌“金融雨露”,演奏出激昂的乡村全面振兴“交响曲”。
坚持党建引领扛牢“扶农”“富农”光荣使命
该行积极推行“‘村银’共建+‘金融村官’+整村授信”服务模式,架起了“村银”之间的“连心桥”,农商银行“金融村官”成为活跃在田间地头的亮丽风景线。
通过“‘村银’共建、党建互联”,该行主动融入村组社区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产业升级研讨、乡村治理等各个方面,与村组社区党支部开展联学联建、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深入一线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大冶、阳新召开两次农商银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现场会。
该行深入实施“863”整村授信工程,以村为单位、户为主体,整村建档、逐户评级、统一授信,变“线下受理”为“线上申请”,实现农户贷款“一次授信、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确保每个行政村辖内农户建档率80%以上、预授信率60%以上、签约授信率30%以上。
同时,该行“金融村官”主动走进田间地头,来到群众身边,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5年来,该行累计向全市派驻425名“金融村官”,在788个村组全面铺开建档、评级、授信工作,实现全覆盖;全市共建档14.3万户,预授信13.2万户、金额42.6亿元,用信6.5亿元,全力推进农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为解决“金融村官”轮岗流动、工作不连续的问题,该行进一步丰富和延伸工作模式,在“金融村官”基础上,创新设立“乡情联络员”,在“一村一‘金融村官’”的基础上,实现“一村一联络员、全市村组全覆盖”。
壮大富民产业激活乡村全面振兴澎湃动能
该行紧跟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发展布局,对重点产业实施“产业包链行动”,量身定制产业链“整链授信”方案,对“企业+基地+农户+商户”四方全面授信,形成“链主”企业带动,育种育苗、加工生产、流通销售、旅游服务等各环节经营主体有机衔接、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格局;采取支持核心企业通过派发订单、保底收购、投资入股等方式与农户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壮大,有力地支持了大王香椿、三溪茶叶、金海白茶、枫林腊米等产业。
截至目前,该行涉农贷款达194亿元,对全市48家农业龙头企业发放贷款26亿元,对全市2100余家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放贷款35亿元,其中100万元以下信用、保证类贷款占比达90%以上。
此外,该行深入探索创新涉农担保,积极推进与政府、省农担、再担保等战略合作,加强“政银企”三方沟通协调,携手推进“政银担”合作机制,为“三农”产业增信提额,创新推出“农担贷”“再担贷”“农担接力贷”等产品。
黄石农商银行支持茶场扩大种植
强化金融赋能创新服务普惠千家万户
该行80%的网点和员工都集中在农村,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多年来,该行发挥点多面广、人缘地缘优势,坚持传承和创新“两手抓”,打造集物理网点、电子渠道、线上平台、农村站点等于一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擦亮“三农”金融服务品牌。
在此基础上,该行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推进营业网点智能化转型,有序推进智能机具投入和应用,积极搭建线上服务平台,大力推进“3分钟申贷、零人工干预、零抵押、零担保、一键式提款”的“301”办贷模式,让客户群体“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全线上便捷金融服务。
做优普惠金融“大文章”。在不断优化金融服务的同时,该行主动与客户共克时艰,对符合财政贴息政策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积极申报贴息减免,累计为普惠小微客户减息1815万元;主动承担资产评估、抵押登记等信贷费用,近三年来,新增一项收费项目,减免收费项目41个,累计减免费用2000余万元;推广“周转融”、无还本续贷业务,累计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让利约两亿元。(倪劲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