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农商银行施足金融底肥培植桃产业

“有农商行做后盾,我想再扩大100亩面积!”炎炎夏日,湖北省枣阳市平林镇宋集村桃农习贵权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日前,对前来贷后回访的枣阳农商行宋集支行信贷人员曹文辉聊起了自己的投资打算。

三年前,习贵权的桃园面积仅有10亩,小打小闹每年钱挣得不多,花费精力却不比种植大户少。针对习贵权这类小规模种植户,枣阳农商行适时而动,在实施整村授信的基础上,为习贵权等种植面积有限的桃农们定制专属贷款,施足金融底肥,全力扶持走规模化种植之路。

1.jpg

该行优化“整村授信”流程,将线下传统业务流程环节搬到线上,实现智能化客户筛选、客户评定,“无感授信”确定贷款基础额度。

枣阳农商银行董事长刘亚表示,近年来,该行强化科技赋能,持续推进“整村授信”,充分运用“荆楚小康贷” “丰收贷”“亲情农贷”“创业贷”等特色信贷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双线运行模式,将优惠的“备用金”和金融服务送到桃农家门口。

在枣阳农商银行30万元的“荆楚小康贷”支持下,习贵权将10亩桃园逐步拓展到100亩的种植规模,仅用三年实现了质的跨越。如今,种桃成为他的主业,100亩桃园年纯收入达30万元。

习贵权只是该行助推桃产业做大的受益者之一。近年来,该行在全市范围内通过“整村授信”评级的桃农达13260余户,果业合作社308个,果品加工厂183个,获得授信金额达37.2亿元。

该市吴店镇清潭街农民严仁军,依托家乡得天独厚的鲜桃资源优势,返乡创办仁和食品公司,干起了桃子深加工。建厂房,购设备,拿出全部积蓄,向亲朋好友告借后,还有50万元资金缺口。

“不到3天贷款就发放到位,农商行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严仁军获得该行信贷资金支持,经过几年滚动发展,罐头食品畅销河北、湖南等地,年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

该市新市镇火青村农民秦勇创办桃酒厂,由于缺资金少技术,刚开办不久的小酒厂差点倒闭。“要不是农商行雪中送炭,我现在肯定还是一身债务。”秦勇对创业之初农商行的支持记忆犹新。当初桃酒厂建到一半时,出现资金缺口,四处求贷无门。枣阳农商行得知这一情况,迅速安排信贷人员上门服务,解决了他200万元的贷款需求。

在枣阳农商银行金融活水持续浇灌下,枣阳市桃子种植面积达30万亩,从桃子种植、采摘、装运、冷藏、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形成较为成熟、完整的桃产业链,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李星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