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蕴藏着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基因,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临近端午节,湖北秭归县围绕着“佩香兰、挂艾草、吃粽子”等一系列端午文化标点,在屈乡大地展现出璀璨夺目的一面,由此培育出独具特色的“兰经济”“艾经济”和“粽经济”。
整村授信点燃“兰经济”
走进九畹溪镇周坪村,天明水清宛如明镜,灰砖白墙鳞次栉比,兰惠飘香生机盎然。千百年前,屈原在此植兰修性,兰花在诗意的土壤里繁衍生息。千百年后,兰花产业蝶变成周坪村乡村全面振兴产业致富的“新引擎”。
近年来,该村以兰花基地为依托,建设“兰花村落”,打造“香草小镇”,最大限度地挖掘兰花产业经济社会效应。在此过程中,湖北秭归农商银行将整村授信推进与“香草小镇”建设深度融合,依托线上授信与产业链融资模式,让该村173户种植户获取融资支持近4300万元,为该村兰花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金融套餐”激活“艾经济”
秭归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低山柑橘、高山烤烟”的产业发展链条,但处于“真空”状态的“半高山”地区长期缺乏产业发展思路。通过探索,秭归山均艾草有限公司找准了发展艾草产业的新路子,不起眼的“野草”,在这里变成了炙手可热的“黄金叶”。
今年“五一假期”,该公司厂区内两条新建生产线昼夜不停加足马力生产,一箱箱艾草制品堆积成山,一叠叠快递货单汇集成沓,一辆辆运输车辆蜿蜒成龙。据了解,今年该公司的艾草制品销量较往年翻番,资金需求旺盛,为解决公司资金周转困境,秭归农商银行两河支行携手省农担保与农业农村局,为该公司量身定制了“涉农主体贴息+农担贷融资”的金融服务套餐,发放贷款金额100万元,缓解了公司资金压力。如今,以秭归山均艾草有限公司为核心的艾草种销、加工产业,带动了两河口镇周边4个村近2600亩艾草种植,综合产值超3000万元。
“头部支持”助长“粽经济”
随着端午节临近,秭归县城内各大超市显眼的货架上摆满了飘香四溢的粽子,与往年传统的鲜肉粽、豆沙粽、红枣粽等不同,多了一样独具秭归特色的脐橙粽,将橙皮、橙肉捣碎后腌制成馅的脐橙粽,软糯爽口,清香微甜,深受消费者喜爱,这一推陈出新的产品正是由秭归县屈姑食品有限公司所生产。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秭归县屈姑食品有限公司已成长为秭归县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先后获得“改革开放40周年果品行业先进单位”“湖北省十佳创新型农业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长期以来,秭归农商银行将该公司作为涉农产业重点服务对象,合作长达15年,成为该公司金融服务的战略合作伙伴。4月中旬,该行为支持该公司柑橘深加工,脐橙粽生产线建设,提供融资支持1480万元,公司生产的脐橙粽日产量达到15万只至20万只,为公司在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的开拓创新增添了新动能。(郑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