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走进湖北省大悟县刘集镇秸秆加工厂,机器轰鸣,一堆堆金黄色的秸秆经过切割、破碎、干燥等工序,变成生物质环保颗粒,被运往全国各地。不远处的草料场,陆续有村民将一捆捆的秸秆送来过秤,登记,领钱。
“这几年秸秆不能烧,堆在地里也没法处理,现在好了,一亩地的油菜秆送到加工厂,能卖个四五十块钱,一年下来又多了一千来块钱的收入。”拿着刚到手的现金,大悟县刘集镇兰冲村村民老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23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杨女士受刘集镇党委政府感召,回乡创立湖北省红俊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在刘集镇兰冲村设立加工厂,对秸秆等农林废物进行处理和销售。随着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加工厂对秸秆和枯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更需要扩充厂房对秸秆进行储存,这笔不小的资金投入着实让杨女士苦恼不已。该行刘集支行在开展“千人进千企访万户”活动中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当场向杨女士发放50万元的贷款,并为其提供“零钱包”兑换服务,帮助收购农户的秸秆。拿到资金后的杨女士立即加大了秸秆的收购规模,并新添置了设备,为加工厂扩大生产做好了准备。
“做秸秆生意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储存,如果保存不当发霉腐烂了,那么这些秸秆便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有了农商银行这笔资金支持,我们收购的秸秆在梅雨季节也能始终保持干燥,至少能提升5个百分点的利润。”杨女士介绍道。
今年4月以来,该行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省市行社决策部署,主动提高站位,自觉躬身入局,结合省联社“开展‘六访六增’,践行‘四下基层’”活动要求,大力开展“千人进千企访万户”活动,积极满足各类经营主体发展金融需求。截至目前,该行共走访各大中小企业及家庭农场104户,已协调满足融资需求1.72亿元。
该行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加大对县域各企业的走访支持力度,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为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劲的农商助力。(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