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丰:科技兴烟女能人 与民同赴振兴路

“兄弟,在施肥、起垄的时候,我又来给你当‘参谋’。”

“请!”

3月11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丁寨乡黄泥塘村1组烟农邢元建看到在烟田里劳作的吴彪,又拨动了她要拿出看家本领,帮助烟农科学种烟,携手同赴振兴路的琴弦。

20多年前,乐于助人的邢元建与丈夫冉龙壮开始种烟,就尝到了科学种烟的甜头,始终把烤烟作为增收致富的当家产业来发展。

近年来,她俩在县烟草部门的鼓励支持下,把种植面积稳定在70亩,收入保持在30万元左右。修洋房、买小车、添家具,过上称心如意的日子,多次被县烟叶领导小组表彰为“优秀职业烟农”。

2023年,练就一身生产、管理和烘烤过硬“技艺”的邢元建为了全身心地采收成熟烟叶烘烤,把牢提升烟叶烤制质量的第一道关口,挖掘增加种烟收入的潜力,与丈夫商量后决定采取分工负责的方式,在烟叶技术员指导下,组织劳力适时采烤地里烟叶。邢元建自告奋勇地担负起采烤烟叶的“重任”。冉龙状则专门负责搬运烟叶、组织燃料和兼管帮工分类编烟的活。

1.jpg

邢元建烘烤烟叶

“前年,请师傅烤烟,在‘烤’字上出了一点‘差错’。”邢元建清楚记得:“在烟叶变黄的关键时候,花‘高薪’请来帮助烤烟的师傅不经意间烤青了烟叶。”

“原来烤出的每房干烟叶,都能卖12000多块钱,可那房烟叶只卖了7000多一点。”冉龙状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

夫妇俩深知,种烟是门技术活,既然辛辛苦苦地按照县有关部门制定的技术规程,在烟叶技术员的指导下,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种出了高油分的中棵烟,就得在“烤”字上下功夫,做好烟叶提质增收的文章。

邢元建“重操旧业”“驻守”集群烤房,负责择烟编杆、分类入房和烘烤烟叶的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自从邢元建又“扛起”了烘烤烟叶的“重任”,不折不扣地按照县烟草部门印发的技术资料、烟叶技术员传授的精准烘烤工艺,小心翼翼地设置自控仪,将起火、变黄、定色和干茎等环节的温湿度和时间掌握在规定范围,烤制的烟叶金灿灿、香喷喷的。

2.jpg

烟技员指导邢元建管理田间烟叶

“2023年栽的70亩烤烟,能卖差不多30万块钱,你的‘手艺’过硬得很!”冉龙状沾沾自喜。

“我不但没有烤坏烟叶,还节省了几千块钱请人烤烟的开销。”邢元建自信满满。

“你教别人烤的烟都是人见人夸!”冉龙状对老婆热心帮助和指导其他烟农烘烤烟叶,同走种烟致富道路大为赞赏。

热心助人是邢元建的天性。她不但在生产、管理中,把自己学到技术、积累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管理水平不高,生产技术欠缺的烟农,俨然成为了一名编外烟叶技术员,要与烟农种增收致富赴振兴。

与邢元建在同一处集群烤房烘烤烟叶的黄泥塘村1组烟农沈英是名烟田里的“娘子军”。她虽然生产水平不差,但烘烤技术不过关,种烟效益不尽人意。近年来,她在邢元建的指导下烘烤烟叶,亩平种烟收入超过了4000元大关元。

“有邢师傅指导,我才放心让年近八旬的老年人帮我烤烟!”黄泥塘村烟农刘书平荣幸能与邢元建同在一处集群烤房烘烤烟叶。

“邢姐是远近有名的种烟能手,有她蹲守在这里,我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其他地方的烟农烘烤烟叶!”负责该村烟叶生产的烟叶技术员吴光文,因为有邢元建融入县烟草部门推行的“1﹢N”(一名烘烤师烘烤多栋烤房)模式,“坐镇一方”,热心指导他人烘烤烟叶,倍感轻松。

“邢元建不愧是一名热心助人的女烟农!”

“还是一位与民种烟增收赴振兴的带头人!”(周方奎)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