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种烟赚了10多万块钱!”
“科学种烟鼓‘腰包’!”
2024年1月17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清坪镇柏杨坪村1组烟农方朝友、钟玲夫妇结束烟田冬耕,一身轻松地坐在炉火通红的火炉旁,重温去年种烟收入,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已过而立之年的方朝友、钟玲夫妇勤劳肯干。10年来,夫妻俩在烟叶技术员指导下,逐渐成为当地的优秀职业烟农,走上了科学种烟增收致富道路。
方朝友冬耕烟田
近年来,咸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为了实现推进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采取优化烟区布局的办法,引导烟农选择适宜区域种烟,提升烟叶质量,增加种植效益。
2022年冬,方朝友为了2023年种烟增收再上新台阶,从计划种烟之日起,就开始琢磨在哪里种烟。他得知清坪镇柏杨坪村有几十亩至少3年没有种植烟叶的宜烟土地,马上邀请驻片烟叶技术员一同前往,得到那里的土壤适宜种烟的结论后,拿定了在那里租地种烟的主意。随后,方朝友请乡村干部和烟叶技术员走村串户做协调工作,如愿租赁了10多户村民的土地,签订了90亩烟叶种植合同。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种好那90亩烟叶光靠方朝友一个人可不成,在快要启动烟叶生产的时候,他就“招兵买马”请了附近的十多名村民帮他种烟。这十多名村民依靠烟叶产业在家门口获得了就业机会,每天能有80元的收入。
从2023年开春起,方朝友在烟叶技术员的指导下,认真按照咸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制定的技术方案,一丝不苟地起垄、移栽、管理烟叶,大田烟叶长势喜人。他的烟田成为了其他烟农参观学习的“样板田”。
烟技员指导方朝友初选烟叶
“种是金,管是银,烘烤是个聚宝盆。只有严把烟叶成熟采收关口,烘烤出黄、香、软的烟叶,才能卖上货真价实的好价钱。”方朝友把烟叶技术员的话记在心里,一心要在烟叶烘烤上下功夫。
方朝友有个亲戚叫李传建,是种烟30多年烤烟的“老把式”。他不仅烟叶种得好,还是一名名声响当当的烘烤能手,但是由于他年老体弱就不再种烟了,在家里过着清闲的日子。方朝友“三顾茅庐”,终于把李传建请下山来帮他烘烤烟叶。
烟叶不光要种好、烤好,还得选好。在快要开始初选烟叶的时候,烟叶技术员就提醒方朝友要做好“烘烤一房、出炕一房、初选一房”准备。“要是有个选烟高手来帮忙就好了。”方朝友思忖着。
经过多方打听,方朝友得知在集群烤房不远处有一位名姓徐的老烟农,是初选烟叶的一把好手,因为自家烟田轮作没有种烟。方朝友马上“高薪”聘请他来选烟。
春去秋来,由于方朝友带领帮工在烟叶生产各个环节,都在按照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制定的烟叶种植技术,烟叶技术员传授的方式方法生产、管理和采烤大田烟叶,烟叶质量特别好。去年烟叶交售期间,方朝友交售的烟叶上中等比例超过了99%。
“去年,种在地里的90亩烤烟,卖了40多万块钱,除去租地、买肥料和请劳力的一些开支后,至少还有15万块钱赚帐!”方朝友喜在心里。
“你别得意,虽然我俩去年种的烟叶上中等比例不错,但烟叶技术员说在今年烟叶质量还有上升的空间呢!”钟玲提醒方朝友要科学种烟上做文章。
“对,2024年要进一步提升烟叶质量!”方朝友拍着胸脯说。
2023年入冬之后,方朝友、钟玲在落实种烟计划后,抢抓冬休的晴好天气,领着10多名帮工,集中20多天的时间,结束了清残冬耕烟田的生产劳动,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再创科学种烟鼓“腰包”佳绩。(周方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