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驻进”帮扶村 “走进”百姓心

“说话不打官腔子、工作不搞花架子、办事不撑光面子,他们是奔着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来的。”这是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文斗镇金龙村村民们对恩施州烟草专卖局(公司)驻村工作队的广泛赞扬。

2021年5月恩施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入驻以来,工作队深入基层,融入基层,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办实事好事,为群众解难题,通过真挚感情和良好工作作风,使干群关系不断升温。工作队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改善民生、汇聚民心。

1.jpg

何文平丰收的喜悦

“驻村工作队想着村里事,时刻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真是咱村民的贴心人啊……”12月20日,金龙村一组村民何文军,谈及驻村工作队满是赞赏和感激。

现年48岁的何文军,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有五口人,常年以种植和养殖维持生计,小日子也算还美满。可命运多舛,2022年妻子因患重病,高额的医疗费用让他家耗资全尽,沉重的家庭负担,曾一度时期让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在恩施州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让他重振起来,走出生活困境,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走上致富之路。因此,他对驻村工作队有着特殊的感情。

他逢人便说:“驻村工作是我们村民的贴心人!”经常讲述着驻村工作给村里带来的变化:路修好了,自来水也通了,环境优美了,产业发展更兴旺了,驻村工作队给村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如数家珍讲述着……

村里资源变好了。以前村里一穷二白,村干部也想为村里办事,也想为老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毕竟资源有限,只能望而兴叹,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村民的实际困难始终得不到解决。工作队驻村后不但捐款捐物,还借助烟草的社会资源,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多方扩宽资金渠道,解决村里迫在眉睫的困难,为村里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为村民谋利益。

产业发展模式变活了。我们村是传统的种烟村,前几年我种烟都在 10 亩以内,不敢多种,怕有风险。一是因为常年种烟士地酸化,遇到特殊气候会死烟。二是单一种烟,基本为春种、秋收、冬闲,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不高。工作队驻村后,将烟叶作为主导产业发展,对士地进行修复和士地酸化治理,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同时推行烟菜轮作,提高了士地利用率。去年我种烟25亩,再没有病害现象发生。烤烟收获后又种菜共收入13万余元。今年我大胆种了30 亩烟叶,学习“中高烟”生产技术,烟叶长势和烘烤质量好,采收完毕将继续种菜,今年收入超过 15 万元,比工作队驻村前增加了近10 万元。

生产生活变便利了。以前我们村各小组之间只有泥泞小路,且每个小组道路都不相连,路也很窄,运送生产和生活物资不但要绕几公里,大车还不能进,只能来回转运费时又费力。遇到下雨天就更无能为力了。工作队驻村后,不但将全村的路打通,加宽铺石。部分还做了硬化处理,不管天睛下雨,再也不用来回绕道转运,既节省了财力又节约了时间。另外,还改善了人居环境,打造了美丽庭院,修建了蓄水池,安装了水管,拧开龙头就能取水,大家终于不再靠天“吃水”。

2.jpg

美丽庭院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走进金龙村,群山环绕,绿水青山,硬化产业路依山绕着田野蜿蜒延伸,成群牛羊在山坡悠闲放牧,沃野田畴蔬菜长势旺盛,烟后套种的痕迹依稀可见,民居民房错落有致,庭院干净整洁……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映入眼帘。(杨秀明 刘可观)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