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葱葱 “金叶”飘香

“今年我种了差不多70亩烤烟,很多事我和妻子自己干,节约人力成本,算下来,今年的收入比较可喜。”耒阳市马水镇桃花村的烟农老李兴奋地向耒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乡村振兴工作队员们介绍自己一年的收成。

走在前的致富带头

图片 1.png

“这几年我总结了很多经验,最值得讲的还是猪粪与黄泥巴搅拌做底肥的方法,一方面黄泥巴和猪粪一样成为了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另外一方面泥巴也是土,烟苗扎得下、扎得深,不容易出现烧根的现象。”说起种烟,老李讲得头头是道。

为了掌握成熟完善的烟叶种植技术,烟站组织的培训他一次也没有落下,自己还购买了很多烟叶种植技术方面的书籍,农闲时他就会坐下来认真研读。种烟遇到了难题,除了咨询烟叶技术员外,他还会和烟农交流,有时还会到书本里找答案,种烟理论与实践在他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渐渐地,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烟叶种植技术“土专家”。他的很多做法大家都争相效仿。今年在“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老乡恳谈会上,又有几个返乡老乡在他的带动下加入了烟叶种植的行列。“烟草公司帮扶桃花村以来,不但加大了对桃花村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多次组织科普和培训活动。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了,看着村里的变化,未来的日子更有奔头了。”当被问及未来的打算时,老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乐助人的湾村明白人

走在桃花二组的村道上,房子整齐划一,道路干净整洁。附近的村民纷纷夸他:“老李人好又实在,湾里有什么事找他准能帮助解决。”老李性格爽朗大方,平时对邻里乡亲的事十分热心,做事公道,是出了名的“湾村明白人”。

在村“两委”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号召下,老李积极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乡村振兴助推员、乡风文明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切实把群众的身边事办成“明白事”。

去年,森林防灭火形势十分严峻,老李积极投身到防灭火工作中去,尤其是农历十月初一,马水镇有祭祖的习俗,除了他自己祭祖不带火种、纸钱外,还积极到湾里村民家中宣传政策,当天他还牢牢地守在进山路口劝导,守住了不发生火情的底线。

早些年,老李购入了一辆拖拉机。从此之后,村里拆除危旧房、转运生活垃圾、运输沙石水泥都有老李驾驶拖拉机的身影。

去年秋天的一天,将近天黑,一辆车仍在开展防灭火巡逻,由于山路弯道多视线不佳,一不小心掉进了弯道的沟里,上不了坡。此时,正在吃晚饭的老李接到驻村工作队的求助电话后二话不说,放下手中的碗筷就开着拖拉机前去帮忙,费了好大劲才把巡逻车拉出来,工作人员还来不及说感谢,他又匆匆开着拖拉机回家了。

冲在前的党员先锋

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李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疫情防控、反电诈宣传、义务植树、森林防灭火等等志愿服务活动,只要党组织需要就有老李的身影。

除了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老李还发挥着联系群众作用,为村民排忧解难。现如今,桃花二组到018县道的村道宽阔平坦,然而几年前,这段直线距离不过500多米的道路却一直是一条泥巴路,到了下雨天更是无法通行,只能绕道桃花三组。为了能够把路修好,造福湾村乡亲,老李主动向交通局等相关部门打报告申请,在他坚持不懈的诚心沟通下,交通局通过了他的修路申请。然而,这条道路要穿过桃花六组才能通往县道,而路两边有六组的农田,村民们生怕修路会破坏农田,因此纷纷不同意动工。面对修路的纠纷,老李没有退缩,迎难而上,一方面积极上门劝说,修路不仅带来便利也方便了六组农田机械化操作,另一方面在得知村民们的担忧后,他又重新向交通部门打报告,将道路宽度设计修改窄了半米,让出半米让出了海阔天空,六组村民终于同意了开工。

从“门外汉”到“土专家”,从致富能手到致富带头人,老李数十年如一日地在田地里辛勤耕耘,即便在大城市定居的儿子多次劝他一起居住,他仍然“倔强”地在田野里奔波,在遍地桃树的桃花村奏出一首勤劳致富的“柏林之歌”,很多村民受他影响,回到家门口就业。今年,桃花村共种植烟叶1000余亩,带动着乡亲们增收致富,浓浓“金叶”在桃花村阵阵飘香、久久回荡。(夏世富)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