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闲置设施变增收产业

冬日暖阳,温暖如煦。在湖北省利川市南坪乡密集式烟叶烤房群里,虽烟叶烘烤结束,但仍是机声轰轰、青烟袅袅,人们来回穿梭,相互配合地忙碌着手中的活计,在寒意的初冬呈现出一派暖意融融的画面。

图片 1.png

工人们正将切片后的大黄摆放整齐待烤

“趁天色好,这几天抓紧时间雇请人力将‘大黄’从地里采挖回家,洗净切片后进行烘烤。今年感谢烟草部门提供了烤制设施,缓解了因烤房不足存在的烘烤困难。”11月28日,“大黄”种植户孙桔一边招呼工人操作一边说道,言语中流露出感激之情。

烟用烤房烤制药材,已成为广大农民认可的选择。今年以来,利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充分利用闲置设施资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更好地为农民提供生产便利,助推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烟叶生产结束后,对烟用设施统一管理、统一维护、规范使用,按照设施设备综合利用的思路,指导烟农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烟叶烤房、育苗大棚等烟用设施的后续利用,讲闲置资源变增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大黄”是一种中药材,因从地里采挖后,含水分重、湿度大,烘烤是一个关键环节,需要一鼓作气地烤制烘干,若烘烤不及时,就会出现霉烂现象造成损失。因此,烟用烤房烤制药材是再合适不过。”孙桔对烟叶烤房有着特殊的感受。

现年50岁的孙桔既是药农又是烟农,在种植烟叶的同时,又种植“大黄”药材60亩,因该药材生长周期较长,需要3年时间采挖,今年恰好又是收获期,但因为缺烤房让他绞尽脑汁。后来在烟草部门的支持下,为他解决了烤制困难。

据孙桔介绍,烟用烤房烤制药材有很多好处,一是节约成本、增加效益。药农利用烤房“闲置”期使用,不再修建烤房,减少了费用支出。二是省工省时,烘烤质量高。利用生物质颗粒自动化烤制,一人可同时烤制10炕以上,人也轻松,温度掌握准,一次性完成烘烤过程,不易造成黑斑,均呈亮黄色,达到了质量要求。三是场地宽敞,便于操作。‘大黄’从采挖回来后,需经过去泥、洗净、切片、烘烤等很多工序,对场地要求比较高,烤房工棚是最适合的场所。

在烤房工棚内,10多名工作者在宽敞的场所不停劳作。只见一车车“大黄”运进工棚,卸车后冲洗泥土、机器切片、送进烤房有序摆放、出炕,分工明细,人们运用自如地施展每道工序技术要求,井井有条。

“我们今年引导烟农加大对烟用设施的后续利用率,不但依托烤房‘闲置’资源烘烤药材、辣椒、红薯片等农产品,还充分利用育苗大棚种植白菜、西红柿、黄瓜等时令蔬菜,合理利用资源,增加烟农收入。”利川市局生产科负责人说。

走进在南坪的烟用育苗大棚内,一行行蔬菜起垄排列有序,一直延伸到大棚两端,其品种繁多、青翠欲滴、长势茂盛,工人们在忙着除草、浇水……冬日的烟叶育大棚再次焕发生机。

“第一批蔬菜已采摘销售,现在正对现有蔬菜进行培植,等待下次销售。”工人们一边说着一边将杂草搬出大棚。

透过大棚薄膜,在另外一个大棚又是一番景象,蔬菜已采收结束,人们正在整理苗床,将浮盘冲洗整齐堆放,为来年烟叶育苗做好充分准备。

图片 2.png

对育苗大棚内的白菜进行管护

据南坪烟农合作社社长滕钊介绍,今年大棚种植了两季蔬菜,在上半年种植的黄瓜、西红柿等蔬菜,收获了5.7万斤,下半年种植的白菜预计产量在3万斤左右。烘烤工场烤制药材、辣椒2万余斤,有效提升了闲置设施的利用率,为农民提供了方便,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合理利用闲置设施,扎实推进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行业工作重点之一。下步,利川市局将不断探索和创新,总结经验、优化功能、扩大规模,将‘闲置’设施维护好、利用好,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助力乡村振兴。”利川市局负责人表示。(杨秀明 刘可观 张小溪)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