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丰:众人划桨开大船 驻点村里谋振兴


秋收季节,只要你一脚踏进湖北省生态村,恩施州移栽烟叶生产基地——咸丰县黄金洞乡五谷坪村,映入眼帘的不是庭院整洁、花团锦簇、绿树环绕等美景,就是一幅幅烟叶香、玉米黄、莼菜甜……的五谷丰登画卷。

村民们在茶余饭后漫步村头欣赏田园风光,感受时代变迁,庆幸赶上好时代,过上好日子的时候,总是念念不忘党和政府及驻村部门支持、鼓励大家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深情厚谊。

11.jpg

焕然一新的五谷坪村

五谷坪村曾经是咸丰县的一个较为边远的贫困村,在脱贫攻坚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年代,祖祖辈辈期盼过上梦寐以求日子的村民们迎来了好时光,看到了新希望。

2017年,该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抽点精兵强将组建“尖刀班”进驻五谷坪村,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与村支两委一班人不辱使命,立足村情,制定方案,争取项目支持,发展增收产业,鼓励村民勤劳增收,如期实现了户脱贫、村出列等脱贫摘帽的战斗目标。

然而,怎样才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愿景?这无疑又是一个摆在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一班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他们在权衡利弊,反复商量、论证后,找到了突破口,在那块被村民给予厚望,适宜五谷杂粮种植的土地上迈开了新步伐。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驻村工作队负责人罗阳与村干部一达成共识,就有了利用该村土地、气候都适宜烤烟、蔬菜、药材等种植的有利条件,动员村民走“以烟为主,多元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远景规划,并在上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得以迅速实施,为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五谷坪村那一片片黄棕壤土地注入了生机。

从此,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与烟叶技术员一道进村入户,给村民出“点子”、想办法,让部分村民走上了择优租赁土地,与烟草部门签订合同种烟,并用换茬烟田发展莼菜、药材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在稳定烟农队伍和种植面积,推进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还地尽其用,让村民借地生财,多元增收,日子过得越来越甜。

22.jpg

驻村工作队员(右)帮助村民管理莼菜田

该村四组村民杨绪华曾经是一户在档立卡贫困户。他极不情愿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但又苦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只好坚持在连作的地上种烟,烟叶质量不高,收入欠佳。他一心想跟上该县鼓励烟农轮作换茬,修复烟田土壤,提升烟叶质量,增加种烟收入步伐,但由于受到道路限制,只好眼巴巴地看着一片已经有3年没有人耕作,适宜种烟的土地干着急。

驻村工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争取县烟草部门投入帮扶资金,把道路修进了那片抛荒地。杨绪华在复耕地上种植的烟叶长得比那年都好,卖上了还价钱,成为了脱贫摘帽的楷模。

接着,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又动员,指导他利用换茬的烟田种植莼菜和百合等经济作物,将年纯收入保持在20万元以上,过着称心如意的日子,一举成为了多元增收,去年致富,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村民代表。

五组村民孙志明在脱贫摘帽后,为了在乡村振兴路上不掉队,闲时到集镇上帮人看管门市部增加收入,忙时回家将原种的1亩莼菜田发展为4亩,也走上了多元增收道路。

“我村在驻村单位的支持下,动员村民走上了‘烟叶+’五谷丰登的多元增收道路。”五谷坪村党支部书记孙福成感慨地说:“村里不仅稳定了2000多亩种烟面积,还发展了700多亩莼菜、520余亩药材……”

多元增收产业兴,振兴路上开新局。荣获省级生态村,州级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称号的五谷坪村,将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地迈开步伐,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前进。(周方奎 向 琪)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