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致富之光伴我前行

丹桂迎秋,金叶飘香。一声声公鸡的清脆打鸣打破了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施铁坪村清晨的宁静。杜慎华早早的就将装满了烟叶的车厢整装待发,眼望着满满一车的黄金叶,他喜上眉梢。

杜慎华种植烤烟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每年种烟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从开始的小打小闹到如今的近60亩,他用勤劳与汗水,一年又一年将烟叶栽种在希望的田野上,用勤劳与汗水筑建大美烟田,用经验与智慧提高种烟水平。

“今天开秤,我要去早点,按照约定的交烟时间来算,卖完烟我赶回来吃午饭。”杜慎华一边启动车子一边和媳妇说道。一切准备就绪后,杜慎华沿着蜿蜒的小路,迎着朝阳出发了,四十分钟后便到达了长潭河烟叶收购站。

图片 1.png

作为老烟农,杜慎华已经对收购流程轻车熟路,很快就完成了初检登记、烟包下车、排队待售,按照登记顺序等待专业化分级服务。

远远看见烟站站长刘长轩,杜慎华便说道“刘站长,快来看看我今天交的烟叶咋样。”

“老杜,今年你这个烟选的相当可以,你看在家按照技术员指导的‘二分法’,在家里初分级搞好了,把高油分的烟叶挑出来了,分级工选起来也快,你们既能够享受高油分烟叶收购政策,卖的高兴,又能够节约不少的时间,大家都方便了……”长潭河烟叶收购站内,站长刘长轩一边看着分级工挑选烟叶,一边对烟农杜慎华在家用“二分法”提前选出的高油分烟叶夸奖道。

“我们两口子今年是严格按照你们到屋里去给我讲的‘二分法’操作的,把烟选好了,你们收得放心,我们卖得开心,简直是‘双赢’。”今年风调雨顺,加之管理到位,烤烟长势很好,高等级的烟叶占了很大比例。眼看着一年的辛苦终于有了成果,杜慎华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线。

“种烟这么多年,我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加上现在你们服务搞得到位,我看了滴,只要严格按照你们指导的去搞,烟叶质量就不会差。”听着杜慎华和刘长轩讲得热闹,一旁等待售烟的烟农们都凑过来你一句我一句的畅谈着。

“以前种烟全靠肩挑背驮,劳动强度太大了。现在不一样了,烟草补贴买了微耕机、起垄机、覆膜机等农机,不仅用工少了很多,人也没有原来那么辛苦了,更加不用担心移栽不及时之类的问题了。”一个烟农还没说完,另一个烟农就接过了话头。“现在技术员从一开始就围着我们转,一遍一遍讲政策,手把手地教技术,今天喊我们气候合适了赶紧移栽,明天又帮我们组织无人机来进行统防统治,真的是尽心尽责啊!”

“咱们烟农现在卖烟真方便,预检封签,不用排队,茶水供着,电视看着,像银行的VIP服务一样,真的好!”烟农休息室里,烟农们聊得起劲。

图片 2.png

说话间,轮到杜慎华了。一筐筐金叶上秤,一次次语音播报,最终定格在这一句“烟农姓名杜慎华,合计重量333.3公斤,合计金额12065.46元”。随着最后一次语音播报器的声音落下,大伙的注意力一下子全到了杜慎华交售烟叶的总重量上,共666.6斤。

“咦,六六大顺!”听到是如此吉祥如意的数字,杜慎华心中早已乐开了花。

“今年一定大丰收啊!”大家伙也都为这吉利数字欢喜,快乐的空气弥漫四周。

“今天的好彩头简直给我‘打鸡血’了,干什么都起劲。回去我抓紧时间搞上部叶带茎采烤,你们几个就还等等,我就先回家给老婆报喜去了。”

“那是的,今天这么吉利的数字,是要回去报告报告,喊她给你多炖几坨腊肉吃。”杜慎华一边小心翼翼的将售烟发票揣进兜里一边打趣的和等待售烟的“战友”告别。

阳光明媚,青翠欢畅,小路旁的风景为他欢呼喝彩。杜慎华驾着三轮车,哼着小调,快乐地往家驶去。此时的夕阳仿佛是一束璀璨的烟叶致富之光伴他前行。(李双翔 池慧玲)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