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为全面了解帮扶村村民的真实情况和需求,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近期,湖北省枝江市烟草专卖局驻百里洲镇戴家渡村工作队组织开展民情大走访活动,实现帮扶村常住村民入户走访全覆盖,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问需于民,倾听群众呼声
“您家孩子们在哪上学?”“家中老人身体可好?”“家里收入怎么样?”“享受了哪些政策……”走访中,枝江烟草驻百里洲镇戴家渡村第一书记张元每到一户,都与村民面对面交谈。
除了了解他们的家庭收支和住房、教育、医疗保障情况,为脱贫户解读防返贫政策外,张书记还仔细询问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倾听他们“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诉求。
“张书记,现在这农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我们乡下的老太太晚饭后也想约着跳跳广场舞,但是村里没有广场,村委会附近要是能建个小广场就好了!”村民李翠兰说道。“对对对,张书记,村里的主干道如果再装上几盏路灯更好!”她的家属也附和着说。
问计于民,凝聚群众智慧
乡村怎么建设、产业怎么发展,当地的老百姓最关心,也最有发言权。问计于民就是集思广益,既能让决策更加顺民意,又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汇聚起发展的强大动力。枝江烟草驻村工作队深谙此理。
在养殖大户代玉芹家中,张元详细询问起他对村里发展产业的合理化建议。“百里洲大桥快要通车了,我们戴家渡村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过去我们这儿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种植传统农作物,丰收后自己用三轮车拖去卖。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种、管、收各环节都是机械化作业了,但是乡间道路不够宽,所以规模化种植和收购遇到了瓶颈。在我看来,村里要发展,还是要先修路。”说起发展建议,老代语重心长。
“现在农村电商兴起,我们要种植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作物,比如百里洲砂梨和红皮小籽花生,这些农产品在线上销售才有优势,收益也更可观。目前,本村种植还没形成规模,请驻村工作队帮忙多宣传。”回乡创业的新农人代德龙言辞恳切。
听他们说罢,张书记感触颇深。近几年来,枝江烟草驻村工作队每月走访监测对象、每季度走访脱贫户、每半年走访所有农户,坚持深入村民家中与他们面对面,以人民为师、同群众交友,召集他们一起定目标、共同想办法,引导村民们尽心谋事、一心干事,村集体经济大幅增收,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问效于民,确保群众满意
结对帮扶戴家渡村的两年多来,枝江烟草先后两次分别捐资15万元,为村里购置了两台无人植保机,并联建了戴家渡村砂梨示范园项目。帮扶效果怎么样?还得人民群众说了算!
“一到农忙季节,植保机可帮了大忙,原来我们要干几天的活儿,这机器只要半小时,真是太神奇了!”村民周邦元感叹道。
“以前我常年在外打工,家中啥也顾不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真是越来越不想离家。今年初,村里的砂梨示范园项目启动建设,我就没出去了,在梨园务工跟外出打工收入差不多,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村民戴德元拉着张书记的手说,“烟草公司帮助咱村建设砂梨园,也是帮了我们小家庭的大忙。”
“下沉遍访活动,就是要主动听取群众的诉求,奔着问题去,解决问题回,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解决帮扶村群众的急难愁盼。”枝江烟草主要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枝江烟草驻百里洲镇戴家渡村工作队将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做好走访记录、建立走访台账,紧盯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协调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帮助村民增收致富,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帮扶村发展和振兴。(宋盼莉)
一审:周瑞峰 二审:孙晓萌 三审: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