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恩施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强“四力”拓“四度”为抓手,扎实推进土壤保育与修复工作,努力破解“烟田退化、烟区不稳”发展瓶颈,为土壤保育、烟农增收、烟叶提质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力,拓宽土壤保育的广度
3月10日,在红土乡大岩村纸棚沟组烟农张厚兵的家中,一场关于土壤保育的群众会正在召开。
“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树牢长远发展眼光,在土壤保育上下功夫、求实效、增效益……”市局(营销部)生产技术办党员金轲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三个层次细致讲解土壤保育。
“这次屋场会让我充分认识到土壤保育的重要性,图省事图方便喷施除草剂、大量施用农药是搞不得的,是会把我们土壤搞坏的……”烟农张厚兵分享今天的收获。
据悉,市局(营销部)以专题会、视频会、屋场会等形式300余场次,向基层技术员、烟农广泛宣传土壤保育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措施,共算“长远账、整体账、经济账”,土壤保育的意识持续提升。
强化组织动员带动力,拓强土壤保育的力度
3月14日,春风拂面,天气晴好,在新塘乡下塘坝村五堡山组,农勤烟叶专业合作社机耕服务队员雷正槐,正驾驶着大型拖拉机翻耕绿肥。
“烟田不能只种不管。去年烟叶采收结束后,我们这片200多亩的烟田就开展了冬耕清残、种植了油菜改良土壤,我还准备用农家肥还田……”五堡山组烟农郑文忠的言语中流露出对土壤改良的肯定。
这是市局(营销部)组织烟农推进土壤保育的一个缩影。市局(营销部)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充分利用烟农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大型作业机械,组织引导烟农落实冬耕清残、烟田轮作、农家肥还田等土壤保育措施。烟农开展冬耕清残更加主动,落实进度同比提高30%;开展“烟叶+油菜”“烟叶+蔬菜”“烟叶+玉米”等轮作更加积极,全市烟田轮作面积达到2万亩;烟农使用农家肥还田更加普遍,农家肥还田面积达到1万亩。
强化关键技术生产力,拓进土壤保育的深度
在白果乡油竹坪村林场组,技术员杨天才向烟农龙业双介绍生石灰调酸要点。“去年土壤检测的结果,这块烟田的酸碱度为4.79,我们按照每亩100公斤的生石灰开展生石灰调酸后,再开展2次旋耕,效果更好……”
去年烟叶收购结束后,市局(营销部)迅速开展土壤取样工作,全市各烟区共取样109个点,重点覆盖开荒复垦烟田、轮作新烟田、前期不早发烟田、病害高发等烟田。根据土壤检测的结果,市局(营销部)逐块研究、分类施策,组织开展生石灰土壤调酸修复3500亩,使用挖机开荒复垦挖地深翻项目4000亩。
“这是你这边10亩烟田的施肥通知单,为了改良烟田土壤、提升烟叶质量,今年每亩烟田施用有机肥60公斤、饼肥30公斤……”在盛家坝二官寨圣孔坪组,技术员龙宗军在给烟农宋菊芳现场开具施肥通知单。
市局(营销部)纵深推进土壤保育成熟适用技术,全市按照烤烟60公斤/亩、白肋烟30公斤/亩标准全面施用有机肥2757吨,“中棵烟+高油分”核心示范区及辐射区增施饼肥550吨,在核心区增施机硅肥、牡蛎钙、土修福、生防菌改良烟田土壤面积11235亩,推广地膜回收1.5万亩,性诱剂防斜纹夜蛾2万亩,持续提高土壤保育和修复水平。
强化科研创新支撑力,拓展土壤保育的维度
在方家茆麦蛾茧蜂繁育室,蚜茧蜂繁育相关准备工作正在有序开展。“这就是蚜茧蜂,能够高效防治蚜虫,蚜虫防治实现了生物防治全面替代化学农药防治,得到广大烟农的认可。”市局(营销部)生产技术办科研人员介绍着“先进经验”。
市局(营销部)紧密结合烟叶生产实际开展科研项目攻关,以绿色防控为抓手,着力降低化学农药施用量、减少面源污染,以点带面推进土壤保育。今年共落实国家局、省局科研土壤保育项目10个,积极打造盛家坝 “三园”示范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园、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园),示范推广蠋蝽防治烟青虫和斜纹夜蛾1000亩、防青枯病黑胫病生防菌100亩、开展麦蛾茧蜂防控烟草粉螟技术50户,持续提升土壤保育科研成果转化率。
“土壤保育与修复是一项基础工程、长期工程和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我们将持续强‘四力’拓‘四度’,努力构建土壤保育与修复体系,以优质的土壤生产优质的烟叶,以高质量烟叶产业发展带动烟农增收、助推地方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市局(营销部)主要负责人指出。(陈晨)
一审:孙晓萌 二审:王新景 三审: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