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月27日,由湖北鄂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建设的葛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6月1日,该项目正式进入商业试运营阶段,解决了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配套管网不完善、雨污分流不到位等问题,提升了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鄂州市水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志煌表示:“农发行提供的信贷资金支持,为葛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投入运营,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共同书写了引金融‘活水’,助污水变‘净水’的生动故事。”
据悉,该项目贷款主要用于包括新建细格栅渠及曝气沉砂池、水解酸化池、生化池、二沉池、污泥泵房、深度处理间、消毒间、巴氏计量槽、尾水提升泵房、配电间及鼓风机房、生物除臭系统、加药间、污泥处理间等建(构)筑物建设。
“向葛华新城自来水公司投放1.2亿元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中长期贷款,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迈出实质性一步。”农发行湖北鄂州市分行行长朱玲丽介绍,近年来,该行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助力减污降碳,累计发放绿色信贷17.73亿元,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有益的探索实践。
扩建“新工程”护佑“生态绿”
在鄂州市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三王村,开放式休闲景观公园与葛华污水处理厂三期项目连为一体,浑然天成。公园里各种树木枝繁叶茂,绿草如茵,百花绽放,生机盎然,满眼“生态绿”,自然、鲜艳、舒适,令人心旷神怡。
平日里,附近居民来这里或散步、或慢跑、或聊天、或观景,亲近自然,远离喧嚣,凸显居民“绿色生活”的闲适、文明与美好。
“绿色”不只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理念。
鄂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进葛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项目建设,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周边地形高低差落,采用半地埋式设计,修建出人造坡地式地下污水处理厂。既有效利用国土空间,最大限度节省建设用地,降低噪音影响;又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体进行全封闭收集后,进入生物除臭系统,处理达标后高空排放,减少废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美化城市环境。
厂区内,闻不到传统污水处理厂常有的“臭气和异味”。
据介绍,随着污水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工作稳步推进,原有葛华污水处理厂规模小的问题日益凸显,水厂现有处理设施已达到满负荷运行状态,而污水总体量仍不断增加。为确保区域内污水得到全部收集与处理,鄂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推出葛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项目。
该项目采用“设计—采购—施工”(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由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和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联合中标,共同承建,于2020年8月10日正式启动。
该项目主体工艺采用人造坡地式地下污水厂改良型AAO工艺,运行规模为4万吨/天,设计近期规模为7万吨/天,远期规模为17万吨/天,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废气排放口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大气污染物排放一级标准。
“依据工程实施进度,我行分别于去年2月和6月先后向葛华自来水公司发放5000万元和7000万元绿色信贷贷款,贷款期限为12年。”农发行鄂州市分行客户部负责人谢俊杰介绍,绿色信贷资金为该项目顺利竣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运用“新工艺”确保“‘吐’清流”
“污水处理厂每天‘消化’约3万吨污水,经过多道工序流程、耗时20多个小时后,排出清流。”在运营单位鄂州蓝工水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引导下,一行人相继观看了污水处理厂中心控制室、氧化沟、二沉池、脱水装置等污水处理设备,零距离了解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和运行状况。
“高效沉淀池由反应区和澄清区两部分组成。反应区包括混合反应区和推流反应区;澄清区包括入口预沉区、斜管沉淀区及浓缩区。”蓝工水务副经理姜安民介绍,高效沉淀池工艺为集泥水分离与污泥浓缩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沉淀工艺。使用新工艺提升沉淀效果,具有较高的沉淀速度,排放的污泥浓度高。
“生化反应是污水处理的核心。池中菌群很脆弱,需要专人每两个小时巡检一次,随时调节曝气强度,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姜安民着重介绍污水处理的关键环节。
定时定点检测水质,提供数据支持,是确保污水厂运行平稳,出水水质达标排放,保障排水安全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进行水质检测,密切关注余氯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负责填写化验记录,保证资料准确、真实,化验记录规范、清洁是我们化验员的本职工作。”该厂化验员余珺在化验室门口表示,今天化验记录已经按时提交,多组数据已录入电子显示屏中,为相关污水处理环节实施应对性举措提供必要参考。
“自进入商业试运以来,本厂处理后的出水已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里最高等级即一级A标准。”姜安民表示,处理后的尾水可满足工业、绿化、灌溉使用,直接推进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融合”。
据了解,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中长期贷款适用于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环境综合治理等建设及运营方面,为绿色信贷的“加强版”。
农发行鄂州分行不断夯实信贷基础,用好绿色信贷政策,找准信贷投放主攻方向,聚焦葛华污水处理厂三期项目,精准投放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中长期贷款。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采用“新模式” 促进“碳减排”
为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让社会公众了解葛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的治污能力和效果,7月22日上午,葛华污水处理厂开展2022年环境设施公众开放日活动。
葛华污水处理厂会同鄂州市生态环境局葛店分局,组织企业志愿者、学生团体,到该项目完工地现场,参观污水处理设备、设施及污水处理环节,近距离了解项目是如何通过减少能耗、药耗使用等来实现“碳减排”。
据介绍,鄂州市政府职能部门将葛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的特许权授予给鄂州市水务集团全资子公司——鄂州市葛华新城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在特许权有效期内,葛华自来水公司通过融资募集资金后,设计和建设该污水处理厂项目,委托鄂州市水务集团控股的蓝工水务公司具体运营。期满后,该项目所有权将无偿转移给原政府部门,进行后续运营。
“该项目采用的是污水处理厂BOT模式,即‘污水处理厂建造—运营—移交模式’,相较于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和效率低下的传统污水处理厂运营模式,优势明显。”该项目负责人周绍前表示,一方面,在建设运营阶段均不需消耗财政费用,可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和债务负担;另一方面,先进理念和技术及专业化管理有利于推进“碳减排”。
姜安民表示,为节能减排,确保设备用电量和药剂使用量都有所下降,蓝工水务从细微处入手,优化管理,提升设备效能,利用频率调节,使单位时间内的用电量降低。同时,污水处理厂生产用水全部使用自身净化处理后的生产回用水,完全替代自来水,有效节约水资源。
“该项目采用自营性模式,通过引进人才、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可削减投资和运营成本,获得稳定利润。其综合收益主要为该项目工程自营收入与鄂州水务一、二期污水处理厂经营净收益补充现金流。”农发行鄂州市分行客户经理高慧玉介绍,合同约定,该项贷款还款来源为项目综合收益,还款有保障。在有效降低还贷风险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政策性资金利率风险敞口,降低息差波动带来的风险,给予该项目借款优惠利率。(戢华盛 董霆)
一审:孙晓萌 二审:周瑞峰 三审: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