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湖北省崇阳县金塘镇位于崇阳县东南部,是典型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罗荣桓、王震、张体学等曾在此战斗过,原湘鄂赣省委书记陈寿昌在此英勇献身,长眠于畈上村4组,其烈士陵园被列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月28日,湖北省崇阳县金塘镇党委书记秦凤仙表示,金塘镇将进一步用活红色资源、做好生态文章,坚持“红绿”融合带动老苏区破茧展芳华。
“金塘镇是一片被热血滋润过的红色热土,我们近年来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对革命遗址进行保护性开发,走出了一条‘红绿’融合的发展道路。”秦凤仙介绍,去年,金塘镇向上级部门争取200万元,对陈寿昌烈士陵园进行整修,成为红色教育基地。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今年清明期间,陈寿昌烈士陵园先后举办60余次祭英烈活动,前来瞻仰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
如果说“红”是金塘的根与魂,那么“绿”便是金塘的形与貌。金塘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杉木楠竹漫山遍野,野生樱花遍布山林,金秋十月桂花飘香,30万亩生态保护区形成金塘独有的生态特色。
近三年来,通过大力推进绿满金塘行动,抓好生态林抚育和保护,完成精准灭荒及抚育近4万余亩,目前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要想拔掉穷根,必须发展产业。金塘山多地少,我们就向大山要土地,争取在山上再造一个金塘。” 秦凤仙表示,今年以来,金塘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在山上开荒拓地,重点抓好黄精、白芨等中药材种植,连片发展油茶、茶叶等种植。
目前,金塘镇倾力打造镇级“千百万”工程,构建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体系,即村建百亩药材基地,联村建千亩“飞地经济”,镇造万亩规模产业基地。
重点打造的正源大湖山万亩中药材基地,一期已完成4000亩黄精种植;寒泉关门石基地和桥坪绿源基地共套种黄精1500余亩,百亩药材基地更是在全镇遍地开花,已建中药材基地8000余亩,中药材产业年产值可达到5000万元。黄精成了实实在在的“黄金”,中药材也成为金塘镇名副其实的致富产业。
金塘镇以红色文化为依托,立足丰富的自然资源,探索“红色+绿色”的融合发展道路。2015年,引进尚禾集团投资13亿元,在幕阜山脉北麓的金塘镇畈上村,倾力打造独具幕阜山楚风特色的柃蜜小镇,基础配套设施均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建成游客中心、餐饮中心、酒店、别墅等旅游服务设施,完善了景区道路亮化、绿化等配套工程。
自2017年营业以来,柃蜜小镇逐渐成为鄂南乡村休闲旅游、农场现场观光体验、生态康养等热点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百万人次,日接待最高峰达3.5万人。本地柃蜜、苦菜、苏塘炸豆腐等特色农产品成为游客绝佳的伴手礼,农家乐餐饮、田园民宿、土特产商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目前已达100多家,经营服务从业人员达800多人。
2020年12月,柃蜜小镇·白崖山景区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崇阳县全域旅游中的一张响亮名片。(黄 斌 叶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