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嵩县:文旅融合激活振兴新势能

秋日的环陆浑湖畔,晨雾漫过湖面,湖东的迷雾森林里奶白帐篷缀着松针,咖啡香裹着风钻进鼻尖!这个“文旅+户外”新物种,用网红帐篷、森系咖啡屋圈粉青年。

“试营业首周5000+人打卡,游客发起的网络话题播放量破百万,更带火周边餐饮民宿。”项目运营单位嵩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向魁坦言,政府搭台、专业运营,造就了山水颜值“长”成发展价值。

嵩县以“融湖”战略激活环湖资源,依托投资34亿元打造的环湖乐道、南湖公社等28个文旅项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综合整治项目,城区污水处理厂迁建并网项目,洛阳市“四河同治”伊河嵩县段生态文明保护工程等,培育高端民宿、康养运动等六大业态。

不止于此。依托陆浑湖、野山菌、特色食用菌等资源禀赋,当地深挖饮食文化,推出全鱼宴、药膳宴、山珍宴三大主题宴席,研发8款药食同源产品,推动新文旅产业向纵深挺进。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餐饮业带动就业近1.2万人,户均增收近2万元。

走进城关镇叶岭村“岭上酒吧”,三五好友举杯品尝丹参酒,惬意轻松。“这里曾是废弃民房,如今墙绘着桑蚕图腾,成为艺术打卡点。”叶岭村党支部书记董广聚说。

近年,嵩县实施“文艺村长”计划,邀请艺术家创作墙绘、设计景观,打造20余处艺术村落。当地还联合县美协、摄协等文化团体,改造艺术街巷400余处,打造写生村、摄影村等特色村落,让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灵魂。

数月前,嵩县与河南大学协商共建“二程书院”,双方通过筹建书院、打造理学研学基地、开发红色文旅线路,将二程故里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动能,助力嵩县构建“文化+旅游”新模式,以千年理学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浸润嵩州,艺术点亮乡村。“乡风文明”的灵魂重塑,带来的改变正悄然发生。在嵩县,现在有事找“三自”组织,矛盾不出村已是常态。嵩县推广社会治理“353”工作举措,组建自治、自乐等志愿组织1820个,信访量同比下降41.1%。

嵩县县委主要负责人介绍,环陆浑湖主打“湖山圣域·嵩县爱你”品牌,白云山深耕避暑康养,天池山打造生态研学。通过三大片区协同发力,嵩县全域旅游矩阵动力澎湃,新文旅势头正劲。2024年环湖游接待游客321.6万人次,旅游收入13.35亿元。嵩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8%,增速连续两年居洛阳市第一。(陈雪芳 )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