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间,郑州银行发布2025年三季度业绩报告,该行前三季度在规模增长、盈利增长、服务实体、风险防控等关键领域多点突破,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郑州银行资产总额7435.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93%;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3.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3.91%;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2.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1.56%。
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郑州银行作为深耕河南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凭借其独特的本土优势与精准的市场定位,为河南的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注入了金融活水,助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
资产规模增速创新高市场影响力显著增强
郑州银行前三季度资产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成为报告的一大亮点。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攀升至7435.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93%,增速刷新历史同期新高。前三季度资产规模增量达671.87亿元,相当于去年同期的1.87倍,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郑州银行强劲的发展势头,也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区域性银行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资产规模的扩大,不仅增强了郑州银行的综合实力,更为其后续业务拓展、客户服务及盈利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随着资金实力的增强,郑州银行能够调动更多资源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等关键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信贷投放稳健增长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作为地方法人银行,郑州银行始终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前三季度,该行信贷投放保持稳健增长,全行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达4067.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1%。这一增长不仅体现了郑州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坚定支持,也反映了其在风险控制与资产质量方面的稳健表现。
在信贷投放方向上,郑州银行聚焦“7+28+N”重点产业链群及下游企业、“三个一批”重点项目,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
通过深入实施“一企一策”精准纾困方案,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同时,该行还积极参与城市更新、民生工程等重点任务,切实发挥了本土法人银行稳市场、稳信心的金融“压舱石”作用。
零售转型成效显著全场景金融生态初现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郑州银行坚定推进零售战略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三季度末,该行个人贷款余额达963.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8%,呈现稳步提速的良好态势。同时,个人存款余额也大幅增长,达2671.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44%,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动力。
郑州银行零售转型的核心在于构建以“市民管家、融资管家、财富管家、乡村管家”四大管家为核心的全场景零售金融生态。“市民管家”通过打通医保、社保等民生场景,增强了客户黏性;“融资管家”专注小微客群,提升了融资可获得性与效率;“财富管家”通过定制化理财产品和资产配置服务,满足了多元财富管理需求;“乡村管家”则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县域,扩大了覆盖半径。这四大管家的协同运作,不仅提升了郑州银行的客户服务水平,也为其带来了稳定的经营收入。
营收利润双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在资产规模扩张与零售转型的双重驱动下,郑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
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3.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3.91%;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2.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1.56%。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传统存贷款业务的稳固支撑以及零售转型战略的深入推进。
从收入构成来看,利息收入依然是郑州银行营收的“基本盘”,前三季度实现利息净收入78.16亿元,同比增长5.83%。与此同时,非利息收入规模也显著提升,为盈利增长注入了新动能。
这种多元化的收入结构不仅增强了盈利的稳定性和韧性,也为郑州银行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风险防控能力增强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在追求规模扩张与盈利增长的同时,郑州银行始终将风险防控放在首位。该行不断加强信用风险管理,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各项风险管理指标均维持在稳健合理水平。截至9月末,郑州银行拨备覆盖率达186.17%,较上年同期增长19.9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1.76%,较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郑州银行在风险防控方面的努力不仅体现在指标的优化上,更体现在其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与执行力的提升上。该行通过建立健全风险内控管理体系,推动各业务条线协同联动,有效提升了风险防控能力,为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展望未来,郑州银行将继续秉承“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以更加稳健的步伐推进规模扩张与业务转型。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郑州银行将凭借其独特的本土优势、精准的市场定位及稳健的经营策略,持续为河南的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贡献金融力量。(罗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