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安:党建“一根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

在滂沱大雨中,村干部带领党员逐户排查窑洞安全隐患,及时组织群众转移;生病独居老人的家中,网格员送上热腾腾的“助老小灶”早餐;尚庄村的田间地头,90后村党支部书记武国栋带领村民发展板栗香薯特色种植,蹚出一条致富新路……一系列暖心画面,是洛阳市新安县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新安县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聚焦建强骨干队伍、优化网格管理、夯实产业基础,精准破解基层治理难点堵点,推动治理效能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筑牢堡垒,建强治理“主力军”

新安县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关键抓手,深入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持续开展“强基赋能”系列培训,全面提升“两委”干部综合素质。

2024年以来,该县已累计培训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3批1200余人次,176名村干部参与学历提升计划。

同时,全县探索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及兑换机制,激发党员履职热情。在北冶镇裴岭村的“积分超市”里,米面粮油、洗漱用品等物资整齐摆放,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所获积分清晰公示。

截至目前,该村40余名党员全部纳入积分管理,累计开展安全排查、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超6000小时,清理积存垃圾10余吨。

网格赋能,服务群众“零距离”

将网格化管理作为精细化治理的重要支撑,新安全面优化网格设置,配强网格力量,推动网格员成为百姓的“贴心人”和“办事员”。

全县共划分基础网格1493个、专属网格52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4144名,组织开展县级示范培训和镇街全覆盖培训18期,显著提升网格员服务能力。

网格员通过日常走访、及时响应,织密民生保障网络:社保认证期间上门服务,帮助老年人足不出户完成认证。

汉关街道北关社区78岁的独居老人郭大爷感慨:“我腿脚不便,网格员随叫随到,比亲孙女还贴心!”

产业筑基,强村富民“双提升”

产业发展是基层治理的物质基础。

新安县积极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不仅带动群众增收,更壮大村集体经济,强化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

在五头镇尚庄村,党支部书记武国栋带领支部试点领办合作社,村民以土地、资金、农机等多种形式入股,既赚取劳务收入,又享受年终分红。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尚庄村板栗香薯以优质高产打开市场,2024年合作社实现纯利润20余万元,预计2025年收益将增长15%。

汉关街道以党支部领办物业公司为突破口,着力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目前,7个社区已成立物业公司,进驻8个小区提供服务;新建停车位300余个、充电桩137个,得到居民广泛好评。

新安县通过党建引领“穿针引线”,贯通基层治理“千条万线”,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中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马函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