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宜阳:党建引领网格赋能 解锁基层治理“高效密码”

今年以来,宜阳县以网格化治理为突破口,坚持党建引领,织密组织体系,激活治理动能,探索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的高效能基层治理新路径。

组织根系扎进网格,建强治理“主心骨”。将党的组织力量嵌入治理网格最前沿,让红色堡垒在基层一线扎根生长。通过科学划分1098个基础网格,建立146个网格党支部、801个网格党小组,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网格内全覆盖、无死角。在人员配备上,由村(社区)“两委”干部担任网格长,选配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服务能力强的党员骨干担任专职网格员,网格党组织定期召开群众“板凳会”,在树荫下、庭院里听取意见建议,引导群众参与公共事务。今年以来,全县通过网格“板凳会”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200余条,解决道路硬化、路灯安装等民生问题960余件,形成了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生动局面。

完善机制激活网格,畅通服务“微循环”。大力推广“网格+积分”机制,以“小积分”撬动“大参与”,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将村级各项公益事项量化为具体分值,由网格员发布任务,党员群众主动认领任务,任务完成后可在乡(邻)里中心的超市、餐厅、卫生所、理发店兑换相应服务。香鹿山镇香泉村的刘大姐通过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和政策宣传,不仅兑换了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还在村智慧卫生所免费享受了健康体检。“以前觉得村里的事是干部的事,现在动动手、出出力就能攒积分换服务,还能帮到大家,咱干着也有劲头!”刘大姐朴实的感言,道出了积分制激发出的共建共治共享心声。

资源力量汇聚网格,提升群众“获得感”。围绕安全生产、卫生保健、文体娱乐、民生服务等群众关心的重点领域,积极推动公安、应急、民政、文化、卫健、人社等部门力量及工会、妇联、残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进网入格,变“坐等上门”为“主动登门”。今年上半年,县人社局在15个乡镇网格开展技能培训32期,培训群众1500余人,帮助8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县卫健系统组织医护人员进网格开展健康义诊46次,为6000余名群众提供免费体检和健康指导;防汛期间,全县网格员与应急部门联动,排查隐患点230处,转移群众600余人,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些面对面的服务,不仅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更在服务中转变了干部作风,让群众的“获得感”在一件件实事中不断增强。

如今,在宜阳县,网格已成为“能人”集聚的“洼地”,基层治理成为干部群众各展身手的舞台。今年以来,全县通过网格化治理化解矛盾纠纷2100余起,办理民生实事1.1万件,群众满意度达96%,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正成为宜阳县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战宜东 张翔 王馨怡)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