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汝阳:用“绣花功夫”织密基层治理乡村善治新图景

织密为民“小网格”,解决民生大问题。今年以来,汝阳县紧紧围绕“13345”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着力实现村(社区)服务管理网格化,科学划分农村、城市社区、专属网格,推进“多格合一、一网统管”,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方法,推动多元共治,确保服务更精准、响应更及时、覆盖更全面,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党建引领织密社会基层“治理网”

网格化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标配”。今年以来,在汝阳大地,网格化治理正以“毛细血管”般的渗透力,将“两高四着力”的治理导向与“五基四化”的实践要求转化为田间地头的烟火气与幸福感。

“多亏网格员上门走访,我家的低保很快就办下来了,老伴的病也能安心治了!”近日,汝阳县柏树镇柏树村村民王楼的感慨,道出了汝阳县网格化治理的温度。“18个网格、56名网格员,累计走访695户,摸清全村2087名常住人口详细底数……”这组来自柏树镇柏树村的数字,是该县网格体系“从细处着手”的生动注脚。

从柏树镇柏树村的“一网多能”微网格,到全县域“多网融合”的治理体系,汝阳县用“绣花功夫”编织出一张覆盖42万名常住人口、串联2万余名党员、联动5724名专兼职网格员的“幸福网格”。该县坚持规模适度、界限清晰、无缝覆盖、便于管理服务的原则,结合南中北地域特点,实现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管理“双覆盖”,全县共划分为2494个网格,其中城市社区网格100个,农村网格2316个,专属网格78个。在南部山区充分尊重基层实践,部分村庄根据治理便利性原则以自然村划分微网格,全县共建立网格党组织1067个,形成“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三级组织架构,推动党组织有效嵌入网格治理神经末梢,实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全覆盖和深融入。

健全机制实现基层治理“一盘棋”

“网格不仅是服务单元,更是战斗堡垒。”汝阳县将基层党建、乡村产业、综合治理等工作纳入基层网格,实现“一网统管”,对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管理实现“双覆盖”。在全县推行“双服务双报到”机制,推动公安、应急、卫健等20余个部门资源下沉网格,同时,建立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机制,匹配县直相关单位进行“责任捆绑”领办,如社会工作部门领办乡(邻)里中心建设、“三自”组织培育等,宣传部门领办移风易俗、文明创建等。

基层社会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质效和温度的“神经末梢”。持续优化网格体系,科学设置农村、社区专属网格,建立《网格管理服务事项清单》《网格长工作职责清单》和《网格员工作职责清单》,健全网格事项准入和退出机制,确保网格管理事项科学合理。健全网格员日常管理、培训和考核评价机制,持续建强网格力量。

“我只是跟网格员提提想法,谁知道村里还真当回事来办哩”。看着正在轰鸣作业的铲车,村民李聚保禁不住感慨。原来,李聚保是柏树镇柏树村第十五网格的村民,因历史遗留问题,门前粮所旁杂货屋已占道多年,导致道路狭窄、过车困难,前段时间,他在网格大走访中,向网格员曹爱荣就此问题提出建议。收到提议后,网格迅速运转,经过合理论证后,相关部门迅速响应,施工整修道路,切切实实让群众感受到温暖。像这样精准、快速的服务在汝阳已成为常态。

民情在网格掌握、矛盾在网格化解、隐患在网格排查、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开展。今年以来,汝阳县健全以网格为事件流转源头的统一受理、分流办理、评价反馈制度。建立网格服务管理事项清单、网格长工作职责清单和网格员工作职责清单,健全网格服务管理事项准入和退出机制,明确网格员政策宣传、跑腿代办、矛盾调解、隐患排查、民生服务、民意收集6项职责,建立网格管理应急指挥体系,提升网格对灾害事故、社会安全、公共卫生等事件的预警处置能力。截至目前,通过网格已办结道路修缮、供水纠纷等群众诉求事件1365件,办结率98.3%。

“小网格”托起精准服务“大民生”

小网格撬动大治理,微服务精准暖民心。在全县这种群众提需求,网格来跑腿的事例枚不胜举。

如上店镇任庄村面对省重点工程前坪水库南灌渠工程拆迁安置18户移民问题,自治组织村民议事会充分参与其中,每天晚上网格长、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召开碰头会共同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逐个攻克,18户群众按时间节点完成拆迁安置工作。三屯镇北保村通过网格走访收集群众需求,建成“乡村大食堂”,为村内老人提供免费午餐,内埠镇双泉村通过网格走访收集到群众就业技能培训需求,利用“乡里中心”技能培训平台,“点对点”常态化开展“订单式”培训,带动双泉村143人就业,人均月收入8000元。王坪乡王坪村广场舞队、樱花戏迷协会、健步走队等自乐组织与网格协同发力,在活动间隙收集诉求28条;小店镇小寺村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寺帮帮”志愿服务队,创新微信群“接单”模式,群众在群里提需求,志愿者快速“接单”响应,上门服务,织就了一张充满人情味的乡村网络。

网格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众人拾柴’。汝阳县推行“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志愿者”网格模式,通过“三自”组织参与,“双服务双报到”机制,县直部门、大型志愿者组织专业力量和民生服务资源常态化下沉网格机制建设,让基层治理力量从“一元主导”变为“多元合唱”。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网格化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标配”。全县范围内有2966个“三自”组织(自治组织1322个、自乐组织501个、志愿组织1143个)25192名成员参与网格治理工作,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如今,行走在汝阳城乡,网格长的红马甲穿梭田埂街巷,网格收集的数据流连通千家万户,群众的笑脸绽放在“艾的小屋”“幸福学堂”里。当“五基四化”的基石越筑越牢,当“两高四着力”的导向越抓越实,以基层网格员“一根针”牵动群众需求的“千条线”,这张以“最小单元”激活“最大能量”的网格治理工作,正在绣出安全乡村善治新图景。(吴会菊 王晓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