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网格+大数据”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河南伊川县创新构建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

“以前办事跑断腿,现在网格员上门帮,大数据还能‘未诉先办’,真是方便多了!”伊川县水寨镇南申村村民张大爷提起村里的变化,连连称赞。

这样的转变,得益于伊川县推行的“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通过党建引领、网格覆盖、数字赋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织密红色网格,夯实治理根基

走进水寨镇南申村,一块醒目的网格划分图映入眼帘,生动展现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

在村党支部的统筹下,全村被科学划分为5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按照“5+N”〔1名乡镇(街道)领导+1名包村(社区)干部+1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N名兼职网格员〕建立网格管理模式、配备网格队伍。

“我们依据村里人、情、地、物的实际情况,结合村民居住形态将全村合理地划分为5个网格,确保不留空白、不留盲区。”南申村党支部书记介绍道。

网格化管理让南申村的人居环境焕然一新,自推行网格化治理以来,通过党员带头、干群联动,已累计解决环境卫生问题20余件,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同样,白沙镇范村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率先在镇区构建“镇党委+村党支部+村民小组+网格员”四级网格体系,并搭建网格管理云平台,整合党员干部、乡贤等力量,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信息实时采集、任务快速处置,应急事项响应处置效率提升60%以上,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镇”的治理目标。这种“指尖上的党建”模式,既延伸了党组织的工作手臂,又提升了服务群众的精准度。

今年来,伊川县今年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以来,始终坚持“支部建在网格上”,截至目前全县1976个基础网格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形成“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使每个网格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单元。通过绘制网格地图、建立网格档案,真正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精细化治理。

配强专业队伍,提升服务效能

在彭婆镇朱村,一支由法官、检察官、警官、司法服务官、电工、村医和税务人员组成的7人专业网格员队伍活跃在基层一线。这支“全科型”服务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电力检修、健康问诊等精准服务。县司法局下沉的专业网格员李律师每周都会到各村“坐诊”,5月以来已提供法律咨询10人次,调解矛盾纠纷3起。镇供电所电工李师傅带领“电力红马甲”,为朱村留守老人检修线路10户,改造老旧电表箱4处。“王奶奶,新装的防漏电开关您看这个位置……”李电工半蹲着演示安全用电操作方法。

伊川县在全面推行“5+N”网格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县直单位、乡镇(街道)建立专业网格员队伍和共治网格员队伍共同参与基层治理。专职网格员作为“全科医生”负责巡查,兼职网格员当好“流动哨兵”收集民情,而专业网格员和共治网格员则发挥“特种部队”作用破解难题,通过科学配置、精准赋能,真正实现“网格吹哨、队伍报到”,让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格”中就能得到专业高效的解决。专业力量的深度融入,既延伸了基层治理触角,又提升了服务质效,使网格化治理既有温度更有力度,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形成“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局面。

创新智慧积分,激发参与热情

在平等乡古城村党群服务中心,“参加卫生大扫除积3分,调解纠纷积5分……”的积分规则吸引着村民踊跃参与。村民李大姐用积分兑换食用油时欣喜地说:“参与村务还能得实惠!”这是伊川县推行积分制管理的一个生动缩影。

据了解,该村创新搭建“智慧积分”平台,村民通过小程序拍照上传环境问题、志愿活动等信息,30秒完成申报,系统自动记录,2分钟内即可完成从上报到积分入账的全流程。积分不仅可兑换米面油等实物,更成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现在大家都抢着为村里做事,从‘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村民老张指着超市“积分专柜”感慨道。

数据显示,自5月实行积分制以来,村民参与率从不足30%跃升至85%,累计兑换积分385分。更令人振奋的是,通过“党员积分榜”“星级评定”等机制,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今年已有18名村民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

在推进网格化治理中,伊川县实施积分制管理模式,通过试点先行,建立“基础分+奖励积分+负向扣分”积分体系,依托现有便民超市、商店设立积分超市,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同时,将积分制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通过“以分促管、以分促治”,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探索积分制管理,在全县推广‘云积分’管理模式,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伊川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葛高远)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