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市涧西区长春路街道党工委:激活网格“微细胞” 撬动治理高效能

“活到老学到老不是口号,而是我们老党员凝聚支部力量、服务社区治理的行动指南。”2025年两会精神宣讲会上,83岁的老党员郭立业铿锵有力的开场白,拉开了涧西区长春路街道“耄耋之声宣讲团”宣讲的帷幕。这些银发宣讲员用亲身经历诠释着“离岗不离党”的初心,成为街道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最生动的注脚。

今年以来,长春路街道党工委将党建引领作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核心,把网格化管理作为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抓手,通过制作网格工作手册,细化服务流程与标准,推动服务精准触达,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点滴中不断提升。

强基固本:网格化治理的民生答卷

两面锦旗,两份温暖答卷。近日,洛铜社区接连收到两面锦旗,承载着居民满满的感激。一面来自科协院饱受房顶漏水困扰的居民,因社区历经多方协调、持续努力,成功在半个月内解决了这一存在长达半年的难题。另一面则由34号街坊的78岁独居老人送来。在社区网格长与专业网格员的共同帮助下,老人的赡养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老人激动地拉着工作人员的手,热泪盈眶、连连道谢。

两面锦旗的背后,是洛铜社区“网格化治理”精准发力、及时化解居民生活痛点的生动实践。为了让网格服务更加规范高效,社区以“铸梦洛铜”党建服务品牌为引领,结合辖区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多的特点,创新开展“院子里的议事厅”“移动圆桌π”等协商议事活动,让居民在自家院子里就能处理小区事务。长春路街道以网格为依托,组织骨干力量深入调研,将网格员工作职责、社会事务办理流程等内容进行梳理,编制成贴合实际的网格工作手册,参照手册积极调解纠纷、用心服务群众,以解决老百姓身边的“大小事”为出发点,构建起以“网”为支撑、以“格”为基础的治理体系,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服务升级:绣花针里的治理哲学

“肖阿姨,降压药给您放床头柜上了,一定要记得按时吃。”网格员陈燕燕每日走访居民的场景,正是长春社区“精细化服务”的生动写照。除了上门送药,检查燃气阀门、水电开关,仔细记录老人的生活用品采购清单,也是网格员们走访时的“规定动作”。

自实施网格化管理以来,长春社区推行“4321”网格工作法,将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等纳入精准帮扶范围,真正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如同精细地绣花,将服务触角精准延伸到居民身边。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长春社区累计解决民生问题67个,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切实把“关键小事”办成了“暖心大事”。

多元共治:咖啡香里的治理新篇

随着延安路咖啡街成为“网红打卡地”,商户进驻热潮也带来了一系列治理新挑战。长春社区党委创新推出“商邻管家”服务机制,构建起“无事不扰、有事必到”的精准服务体系:为商户配备专属联络员,提供政策咨询与经营支持;网格员联动房东、居民收集诉求,将租金纠纷、噪声投诉等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整合共建单位资源,引入法律、市场监管等专业力量“对症下药”。

在推动服务精准落地的同时,社区创新打造“社区主理人”参与模式,激发商圈自治活力。去年春天,被延安路独特“松弛感”氛围吸引的创业者宁英豪,在此开设了第三家门店。不同于商业综合体的快节奏,社区邻里间的温情互动和浓厚人情味,让她萌生出反哺社区的想法。在社区搭建的平台上,这位年轻店主实现了从经营个体到“治理合伙人”的角色转变。社区搭台,“社区主理人”化身专业讲师,和辖区青年分享烘焙特调技术、讲述创业故事,助力青年成长,帮助大家结交新朋友、拓展新视野、学习新技能,在构建居民社交新场景的同时,将创业智慧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新动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长春路街道党工委以党建引领为动力源泉,在基层高效能治理的探索中稳步前行。一场场宣讲、一面面锦旗、一次次走访、一个个活动,串联起基层治理的“民生温度”,更勾勒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升级路径”:以强基固本筑牢堡垒,以精准服务温暖民心,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持续提升,真正实现“党组织有力量、治理有精度、民生有温度”。 (林洁蕊)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