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洛宁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洛宁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局长李瑞代表县政府所作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及整改情况的报告。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扎实推进
2024年以来,洛宁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严格遵循《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及《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要求,以审批简化、服务周到、诉求满意为目标,在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在深化改革、优化审批流程上,成果斐然。一方面,审批事项实现清单化管理,编制并公布了《洛宁县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洛宁县免申即享事项清单》,确保审批规范透明,清单之外无审批。另一方面,审批流程持续简化,通过“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跑路”和并联审批举措,企业开办时间大幅压缩至0.5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时间缩至1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也缩短至40个工作日。此外,“一件事”改革成效显著,完成14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表单信息50%以上自动生成,申请材料压减40%以上,办理时限压缩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环节压缩50%以上,已累计办理相关业务99件。
强化服务理念方面,政务环境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2465项政务服务事项集中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并设置7个综合受理区。办理方式实现掌上化,“洛宁政务服务”微信小程序让群众办事由“线下”转向“掌上”,实现不见面审批。帮办服务贴心化,组建专业帮办代办队伍,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协助。同时,大厅叫号系统智能化升级,5台新式叫号机、4台查询引导机、1套综合数据分析系统和3台可视化叫号大屏,极大提升了办事体验和效率。2024年1 - 11月,大厅办件量高达53.04万件。
在拓宽监督渠道、提升办事效能上,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对照县人大专项监督方案,深入自查自纠。规范建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完善“好差评”工作机制,线上线下多渠道收集意见建议,不断健全监督体系。
直面问题立行立改,整改成果显著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就近办”工作有待加强的问题,通过利用乡镇、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及与银行机构合作,下沉高频事项,开展业务培训,“就近办”事项清单已由314项更新至384项。
在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面,通过动态调整发布事项、定期抽查办事指南,目前已承接2497项政务服务事项,相比去年新增427项。
为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市政设施接入服务等,协调城燃热力公司进驻大厅,规范建设“办不成事”窗口,完善“好差评”机制,自窗口设立以来,累计受理办结群众诉求27件,2024年“好差评”主动评价率达121.61% ,评价事项及部门覆盖率均为100%。
在优化政务平台建设上,推广应用统一认证平台,整合相关窗口,推进“联合审验”,推广线上办理渠道,实现“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
针对部分政策宣传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强的问题,通过多渠道宣传解读、创新宣传方式以及开发小程序推送政策,已推送惠企政策400余条,解决营商环境问题60余起。
面对部分服务流程繁琐、审批时间长的问题,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完成14个相关事项办理,成效显著。
针对个别窗口告知事项专业难懂的问题,制定“一口清”制度,开展业务竞赛和主题活动,整理“口语化”表达对照查询清单135项。
持续发力,未来规划明晰
会议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进行满意度表决并通过。展望未来,洛宁县将继续发力。在优化服务流程上,进一步梳理政务服务事项,简化环节和手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加强窗口人员培训,健全服务质量监督评价机制。在强化跨部门协作上,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努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郭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