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县域兴。今年以来,洛阳市宜阳县以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为主阵地,立足洛阳环都市区定位,锚定航空装备首位产业,聚焦高端轴承、休闲食品、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深化“龙头企业+中小产业园”发展模式,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并行,以“三大改造”为重要抓手,推动首位产业延链强链、风口产业加快集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重塑产业格局,推动宜阳制造业向新型工业化和高质量发展之路阔步迈进。
活力宜阳
乘风 龙头带动聚链成群
乘“风”,乘的是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新风,是承接洛阳产业布局的战略东风。
走进位于宜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洛阳航空航天智创产业园,涵盖研发中心、中试车间、实验室、生产车间及其配套工程的一座座现代化厂房铺展开来,一标段至四标段基本建设完工,例试厂房生产设备安装试产。
“抢抓洛阳副中心城市溢出效益,宜阳把航空装备作为首位产业,发挥智创产业园龙头引领带动作用,引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产业向风口集聚,聚链成群,打造国内最重要、链条最完备的航空装备生产基地。”宜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
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以智创产业园为龙头,“链”动起上海交大、天汇镁业等上游设计研发与航空材料企业,以航辉新材料、信德科技为代表的中游航空装备部件加工及整机工装企业,以中机华远、伟诚检测为代表的下游维修与检测配套服务企业,航空装备上、中、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截至目前,当地已经初步形成以智创产业园为核心、两个航空装备发展片区为载体的“一心两区”首位产业格局,吸引65家配套企业进驻,“楼上楼下就是产业链、园区内就是生态圈”的闭环链条加快形成,力争首位产业产值在300亿元以上。
首位产业特色鲜明,主导产业动能澎湃。建成集聚38家轴承企业链条完整、特色突出的高端轴承产业园,推动轴承产品“上天入海”,做强高端轴承产业集群;推动青岛啤酒洛阳公司调优结构生产高档啤酒、大张公司向预制菜进军、源氏公司线上线下同步发展,做优休闲食品产业集群;锚定新材料风口,聚焦上下游链条企业,以铝、镁、钛、铜合金等有色金属延压加工为主,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
凯云装备科技
追新 科技创新蓄势赋能
步入九创产业园,国联新材料、欣锐特航空复合材料等企业生产车间机声隆隆,一件件精密配件下线、检测、装配,应用于航空航天、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
立足航空航天及新材料产业,该园区引进科创团队和创新型企业进行培育孵化,在孵化过程中观察、筛选优质项目进行投资和赋能,助力企业加速成长并实现产业化运营,积极构筑“孵化、投资、加速、产业化”一体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是省内唯一以“航空航天及新材料”为主题的省级专业孵化器。
再看洛阳福通智能制造产业园,研发设计中心、展览展示中心、创新创业平台、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成功签约进驻企业24家,集聚了廷锐机械、顾润电子、北京依晨等一批航空装备企业,形成智能制造、创新孵化、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科创大街五大分区,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成长与发展的“摇篮”。
科技产业社区是孵化科技型企业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平台。该县积极搭建创新平台,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倾力打造泉盛、福通等“六大科技产业社区”,切实培优壮大了一批中小型及规上科技型企业。大力培育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型企业,争取全年完成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专精特新4家,市级研发平台16家、省级研发平台2家,激发创新驱动发展动能。
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指导企业深入开展研发活动,建立研发台账,2023年度研发投入占比3.42%;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与上海交大、哈工大、河科大等10余家大院大所大企合作,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和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引领产业升级。
传智科技
逐绿 “三大改造”提速升级
今年7月,宜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获评省级绿色工业园区。青岛啤酒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交运工业、黄河同力、奇航化工、中信重铸等企业相继获得省级绿色工厂殊荣……绿色,已然成为宜阳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近年来,宜阳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将绿色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旋律,以“三大改造”为抓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绿色产业集聚,传统产业提质升级。
在招商引资和新项目布局中,该县实行预审制度,多级多部门联动会审,将环评审查作为项目准入的前置条件,“环评不过关,项目不引进”,从源头上把控绿色发展方向。同时,在节能降耗上下功夫,强化企业间固废资源的循环链接和综合利用,鼓励企业发展屋顶光伏等节能减排项目及实施新一轮创新技术改造,树立“亩产论英雄”导向,盘活存量资源,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推动资源要素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技术、高成长性企业集聚。
数字化转型成为绿色发展的新引擎。该县鼓励支持企业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和经营管理效率,做好“智改数转”诊断服务工作,加大工业技改投资比重,力争规模以上企业智能应用场景全覆盖,实现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双轮驱动”。目前,青岛啤酒、中信重铸、黄河同力等多家企业已经获评省级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获评2023年度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下一步,宜阳县将继续坚持走绿色低碳之路,加快全面绿色转型,构建涵盖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的绿色制造体系,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让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该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麦怡琳 刘文伟 王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