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宁:民生实事“加速跑”,票决工作“惠民生”

今年,洛宁县紧扣河南省委、洛阳市委部署,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评估制工作,各级党委、人大、政府齐心协力,早谋划、快行动,聚焦民众“急难愁盼”,取得亮眼成绩。截至当下,2024 年 10 项 34 件县级民生实事已完成 31 件,完工率达 91.2%,剩余 3 项也在稳步推进中。

图片1.png

秉持“以民为本”,贯穿民主全程

洛宁县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作为核心,县乡两级党委、人大迅速响应,出台系列配套文件,精心构建“党委领导、各方协同”工作格局,把党的引领融入民生实事项目每一处细节。从项目起始的征集到最终评估,“以人民为中心”红线贯穿始终。

长水镇创新推行“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评”流程,罗岭乡则采用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接单”、人大“验单”模式,生动诠释民生实事从“代民作主”迈向“由民作主”的深刻转变,民众意愿真正成为项目“指南针”。

图片2.png

(7月17日,洛宁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监督第二组集中视察了背街小巷提升改造永盛东街、中扩南路改建工程、同心路改建工程、新都汇城区天然气提质扩容等)

严守“两大关卡”,夯实项目根基

广开言路,精挑项目。每年下半年,县政府及各乡镇政府就开启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大幕,利用党政官网、新媒体平台广撒“英雄帖”,各界声音通过线上线下通道纷纷汇聚。上戈镇、涧口乡、回族镇等借助代表联络站、走访座谈,动员全民献策;长水镇巧用公众号、问卷、“民情二维码”拓宽民意收集面,县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还深入各乡镇联络站倾听民声。

征集后,秉持“急需先立、成熟先立”准则,对项目梳理分类,经政府常务会、党委会缜密研讨,再由人大严格审议,确保候选项目既贴合民意又切实可行,为后续推进筑牢根基。

图片3.png

(洛宁县东宋镇民生实事票决制)

严谨票决,合法合规。县乡两级人代会成为项目“试炼场”,代表们细审项目报告、票决规则,以无记名投票、差额选定方式,让优质项目“突围而出”。会前反复打磨程序、预演流程,会中严守纪律,保障票决合法公正,让每一票都承载民众期望。

聚焦“三大行动”,力促实事落地。

压实责任,领导带头。项目伊始,责任细化至个人,主管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一一明确,形成环环相扣责任链。涧口乡主要领导亲赴一线、包联项目,直面难题;回族镇镇长挂帅,班子成员按“属地 + 行业”分工,凝聚攻坚合力,确保项目推进“不减速”。

常态监督,严抓质效。闭会期间,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将民生实事锁进监督“靶心”,“1 + 4 + N”机制发力,代表小组定期“探班”项目现场、细究资金账目,监督“不掉线”。回族镇主席团成员全程跟盯,联络站小组“突袭”检查;上戈镇代表调研、视察不断档,“问题清单”促整改;罗岭乡代表全流程参与,角色转换激活履职热情,全方位护航项目质量。

群众“阅卷”,重视口碑。项目成效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罗岭乡人大代表领衔验收团,实地勘查、倾听民声,群众评议打分定优劣;长水镇人代会晒出民生“成绩单”,代表测评、社会公示,让民生实事经得起百姓“检验”。

展望后续工作,谋划精细提升

洛宁县人大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拟强化结果运用,将测评成绩挂钩考核,激发各方干劲;谋划建立党委牵头联席会议机制,定期“会诊”难题,确保民生实事一路畅行,持续为百姓幸福加码,书写更动人民生篇章。(高朝辉 韦新良)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