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问礼街道将居民议事制度作为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一项重要探索,搭建起街道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民意桥梁”,鼓励引导辖区内居民代表履行职责,初步形成“党工委领导、人大工委负责、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的居民“全过程”“参与型”基层治理新模式,实现基层治理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有效激活了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神经末梢”。
高度重视 搭建议事平台
“撤乡设街道后,街道一级不再选举产生本级人大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民意收集‘断层’、人大监督‘缺位’等现象。在街道层面探索建立居民议事制度,为街道人大工委工作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载体。”从谋划建立居民议事会制度以来,问礼街道高度重视,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推荐提名、联审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推进居民议事制度落地。“选定议事代表时,充分考虑其履职意愿和履职能力,合理搭配不同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员,确保多层面倾听民意。”2024年3月,通过民主推荐、广泛商议、审查确定,马伟信等20名社会各界人士被街道选聘为议事代表。“居民议事制度让我们老百姓对街道事务有了实实在在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问礼街道居民议事会成员曹振峰表示。
完善机制 资源深度融合
加强制度建设,围绕街道议事代表会制度的总体要求,出台了《问礼街道居民议事代表会议事规则》《议事代表接待群众制度》等配套制度,为街道开展工作提供指引和保障,有力推进街道议事代表会制度各项工作规范化。探索创新举措,促进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和省五星司法所资源深度融合,共享代表议事厅,把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全链条。目前,街道和下辖5个社区居民议事制度全部建立并运行,实现了区域内全覆盖。
凝聚合力 组建履职矩阵
关于启明北路与铁路立交桥西侧辅道交汇处拥堵问题的建议、关于中窑社区中州渠北边改造的建议、关于更换沐霖路两侧路灯的建议……一条条建议体现了议事代表将居民议事制度成效拓展到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安置房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全面振兴和社区工作中,展现了议事代表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办民事的生机活力。紧扣“民事民提听民声、民事民议察民情、民事民决顺民愿、民事民办暖民心、民事民评解民忧”的“五民”工作主线,举全力打造品牌居民议事厅,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根据20名议事代表行业特点,以“代表+律师”“代表+企业家”“代表+公益人士”“代表+人民调解员”等工作模式组建履职专业“矩阵”,逐步实现“线上+线下”密切联系群众,既能“面对面”又能“键对键”。
破题开路 精准靶向监督
问礼街道积极创新基层治理和服务的新途径,建立“同履职、同活动、同监督”工作机制,综合运用视察、调研、督办、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将议事制度优势有效转化为街道工作实效。靠着“居民议事会”,许多基层难题迎刃而解,围绕马坡社区烧烤城项目停滞、上窑社区如何建设体育社区等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座谈研讨、多方协商,烧烤城项目全面恢复建设,促成上窑社区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依托乒乓球项目运营走出了打造幸福社区和体育社区新路子。
依托居民议事会,问礼街道进一步深化了基层民主实践,实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彼此相通、相互支撑、相互配合,真正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于街道工作的各环节、全过程。下一步,问礼街道将依托代表联络站,持续推进网上平台建设,让街道议事会成为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推进基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窗口”。(马文龙 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