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孟津区麻屯镇:创新文化服务模式 赋能乡村振兴
0
0
收藏
手机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周刊小程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顶部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麻屯镇文旅服务中心结合辖区实际,立足文化惠民,充分发挥镇文化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用好文化合作社交流平台,着力打造镇文化合作社联盟,促进文化合作社和邻里中心高效融合,积极实现共建、共享、共用新模式。

强阵地,解决了活动“在哪做”。建立健全“三个加法”模式,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精心部署,有效运作。“提升+新增”,让麻屯文化设施“多起来”。2023年以来,新增科普器材20套,新增幼儿玩具30套,新增舞台1个,提升改造了墙体和灯光。深入挖掘麻屯文化特色,新建多功能室、书画室、舞蹈室、科技馆和老物件馆,室外新建体育公园1个。

组队伍,解决了活动“谁来做” 。通过“培养+引进”的方式,探索建立了“1+9+N”文化服务体系,“1”指麻屯镇文化合作社,“9”指辖区麻屯社区、李家营、单寨、董村、后楼、王村、林沟、任屯、庄沟文化合作社,“N”指文化合作机构和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共有13家文化合作机构加入了镇文化合作社。

入一线,解决了活动“怎么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升文化活动质量。一方面,探索推出了文化合作机构下乡服务活动。13支文化合作机构利用周末、节假日、晚上等时间深入各村组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尽最大程度扩大服务范围,使更多群众受益。截至目前,已在8个村开展包括舞蹈、口才等活动16场次,受众近2000人。另一方面,持续开展暑期公益培训活动,5家合作机构主动报名参与,内容包括国画、书法、舞蹈、口才和舞狮等,公益课堂一经发布迅速爆满,获得了群众好评。

重长久,解决了活动“做长久”。通过整合文化合作队伍,扩宽文化活动时间,丰富文化活动形式,深入推进“文化走家入户”计划,推出了“文化麻屯 你点我送”公益培训品牌。通过提供“菜单式”选择,“点单式”服务,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进来,实现了群众从“被动选择”到“主动参与”的转变。下一步,麻屯镇将继续增加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使“麻屯文旅服务中心”真正成为群众喜爱的“充电站”,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宋瑞娟)

一审:孙晓萌 二审:周瑞峰 三审:周琦

我要说两句
| 退出
畅言一下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 公众账号获国家网信办红“V”认证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16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420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