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安县懈寺村:破茧成蝶,共话乡村美
0
0
收藏
手机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周刊小程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顶部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懈寺村位于新安县县城南4公里,南李村镇西北部2.5公里处,紧邻246省道,交通便利。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975人,是典型的山坡丘陵地形,土质较差,灌溉困难,常年靠天吃饭。近年来,懈寺村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关怀下,在县委组织部的帮扶指导下,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等举措,让贫困的小山村旧貌换新颜。

完善基础设施,让群众“留下来”

昔日的懈寺村是破旧落后的代名词,全村二百余户群众星罗棋布、居住分散。由于村庄土地贫瘠、饮水困难,导致大量村民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回想起那个时期很多村民都感慨道:“当时村里穷,吃不上水,年轻人都找不到媳妇,没人想嫁到咱村来”。“行路难,吃水难,致富更难”是当时懈寺村的真实写照。2012年懈寺村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为改变村庄贫困落后的面貌,村“两委”班子在支部书记李根龙的带领下对懈寺村的发展进行了重新规划。从2013年开始,懈寺村历时3年“治理荒沟建新村”完成了整村搬迁,目前懈寺村共有建筑10排,29栋,203套,每一套房屋267平方米,户户有小院,户户能停车,彻底改变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同时,组织党员群众拆除旧宅,复耕土地;铺设自来水,修筑水泥路;改善种植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时至今日懈寺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真正实现了群众“不想留”到“不想走”的转变。

振兴集体经济,让群众“富起来”

懈寺新村建成后,交通虽然较为便利,但经济还十分落后。一个村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为发展村集体经济,2015年懈寺村成立了南懈星农村经济合作社,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流转土地2000余亩,发展蔬菜大棚,种植软籽石榴、大粒樱桃、草莓、葡萄、套种西瓜、香瓜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种植园。依靠脱贫攻坚政策,村里还建设了大资塑业吨包加工扶贫车间,满足了村民就近就业,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为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2020年懈寺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0万元,2021年村集体收入已突破100万元。“走进懈寺村,放眼望去,不管是一颗葡萄树还是一间小库房,都是集体的财产。”村党支部书记李根龙骄傲地说。

丰富便民资源,让群众“乐起来”

为进一步改善村内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村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对村庄进行了整体绿化美化,建设了喷泉、石桥、休闲座椅、健身器材等各种基础设施,栽植了香樟、雪松、大叶女贞、红叶石楠等绿化景观苗木10万余棵,铺设草坪1000余平方米,安装路灯69盏,实现了村庄绿化、设施美化、整体景观化,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满足了群众日常休闲娱乐需求。为进一步加强村民精神文明建设,懈寺村在孝善敬老、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倡导移风易俗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投资330万元,建设了面积4700余平方米的福寿居,让村内65岁以上老人免费居住,老人们住在一起,可以聊天、下棋,丰富晚年生活,又能为外出务工的孩子解决后顾之忧,老人们住的舒心、暖心,孩子们也安心,省心。福寿居已成为懈寺村老人的“亲情家园、温馨乐园”。同时,建设了百姓食堂,为全村群众举办红事白事提供免费场所,制定红白事操办章程,避免大操大办,为倡树文明新风发挥了积极作用。常态化开展五美庭院、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的先进评选活动,年底从村集体经济收益中拿出一部分,对先进个人进行奖励。通过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群众的思想觉悟有了明显提升。

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通过广大党员群众共同努力,懈寺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基层党建示范村”“市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村”、“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称号。“到2025年,村集体经济要达到500万元,村集体有了钱,村民共同富裕的梦想也就不成问题了,懈寺村一定要成为明星村,为乡村振兴趟出新路、做好示范!”谈到未来村子的发展,村党支部书记李根龙意气风发、信心满满。(孙大鹏)

我要说两句
| 退出
畅言一下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 公众账号获国家网信办红“V”认证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16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420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