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黄牛”风险大,虚开偷税受惩处
0
0
收藏
手机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周刊小程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顶部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原想着通过中间人省点钱,结果是得不偿失,看来投机的事还真不能干!”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居民郝某在补缴了8万余元的车辆购置税和滞纳金后懊丧地说。

原来,郝某于2019年7月购买一辆保时捷车,并取得了价税合计达124万元的购车发票。因轻信“黄牛”能够帮助少缴税的谎言,郝某将相关办税资料及证件委托“黄牛”代为办理车辆购置税缴纳及上牌事宜,并支付代办手续费及税金合计12万元。

2021年7月,洛阳市税务局稽查局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郝某购买的保时捷Panamera A232,申报车辆购置税时所用发票价税合计仅44.8万元。该价格与保时捷官网上同型号110万元的售价相差甚远,而且与洛阳市同型号车辆105万元-120万元区间的车辆购置税完税价格也明显不符。

由于纳税人为自然人,检查人员考虑到:一旦受惊扰容易导致纳税人采取各种手段躲避税务稽查。为此,检查人员调阅了《车辆购置税申报单》《完税证》等纳税资料,通过银行调查该笔车辆购置税缴纳的银行交易流水,并实地走访机动车零售商详细了解销售价格,全面掌握了该纳税人的基本情况和缴税情况。

在掌握了充足证据后,洛阳市税务局稽查局迅速制订约谈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纳税约谈。检查人员首先仔细询问纳税人购买车辆的地点、实际销售方名称、支付金额以及支付方式,缴纳车辆购置税的相关情况。然后,检查人员对纳税人讲清法理、事理、情理,晓以利害,最终郝某补缴税款和滞纳金共计8万余元。对涉嫌虚开机动车统一发票的上游企业,洛阳市税务局稽查局已将相关资料及证据函告其主管税务机关依法查处。对郝某所受损失,检查人员指导其搜集相关证据,并建议其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赵耀郭琼阁)

我要说两句
| 退出
畅言一下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 公众账号获国家网信办红“V”认证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16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420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