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人民法院以圈头法庭为试点,在法庭挂牌成立“法·学·家”破圈闭环室,为从“源头”化解家事纠纷保驾护航。
武邑法院法官组织部分学校代表、重点村妇女主任就离婚纠纷诉源治理调研座谈 冉明骏 摄
为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针对法庭辖区离婚纠纷案件占比大,涉面广、影响大的特点,武邑法院圈头法庭先后联合圈头乡中心学校、圈头中学、武邑县第七小学、武邑县第六小学、武邑县二中等5家学校成立“法·学·家”破圈闭环室,探索离婚纠纷“法庭+学校+家庭”的联合解纷模式。“破圈”是突破传统的办理离婚案件由法庭“单打独斗”的办案方式,“闭环”指在三方合力下彻底化解纠纷矛盾的新型纠纷模式。
“圈头法庭离婚案件占比70%以上,判断夫妻感情破裂与否只是解决这类案件的‘基本功’,审慎处理离婚后婚生子女的抚养,降低离婚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更是‘重头戏’,“法·学·家”破圈闭环室将因夫妻双方离婚可能衍生的涉家庭关系、子女教育等后续纠纷隐患,先破圈将问题放进来,再闭环将问题打包解决,预防‘潜在案’,防止‘再生案’。”对于这一诉源治理新举措,武邑圈头法庭负责人孙才涛如是说到。
2024年以来,武邑法院深耕诉源治理,以省级枫桥式法庭圈头法庭为试点,结合法庭辖区地方特点,采取真措施,探索硬办法,先后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诉源治理新举措。
截至第二季度,武邑法院圈头法庭结案率91.30%,平均审理时长13.46天,诉前调解分流率92.54%,收案同比下降21.10%,在全院首先实现收案比同比下降的目标,诉源治理效果明显,得到基层党委、政府充分认可,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取得良好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孙才涛)